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台北故宮如何應對多重門 50年僅丟一頁紙一包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0 09:26:10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對去年連發的“十重門”,故宮新任館長單霽翔透露正在制定《故宮總體保護規劃》,分別從10個方面提升故宮的管理。而今年正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動工落戶50週年,其在管理中的探索尤其是積極檢討的機制越發引人注目。近日,台北“故宮”首位女院長對台北“故宮”的管理“秘笈”以及即將招標的“大故宮計劃”進行了詳細解密。

 

關鍵詞:失竊

移動文物不離院不離桌

文物不能夠離開桌面或離開瑯匣,只能在桌面上水準移動,也不能離開推送的車子,操作的工作人員需要接受專門的長期訓練。一些重要文物的移動還需要事先以複製品進行演練操作。文物移動的每一步,都有兩三人在現場,而且每一過程都有監控的影像記錄。

1962年,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動工落戶,距今正好50年。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從大陸運往台灣的2972箱文物中,除了一頁紙和一包鹽之外,其他全部在冊。

“一頁紙”是1989年文物清點時發現的,《滿文原檔》中缺少了一頁“女屍圖”。

經詳細調查,發現這頁紙早在1969年就消失了。這一年台北“故宮”打算出版發行《滿文原檔》,但當時沒有掃描技術,拍照要送到院外,後來有一頁就消失了。

至於“一包鹽”,説的是這次清點發現另一件失蹤的藏品——一包清朝宮廷保留下來的新疆進貢的湖鹽。而這是由於年代久遠,鹽揮發了,只剩下了外包紙。於是,這件文物被登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此之後,台北“故宮博物院”規定:無論是拍照、維護或其他理由,文物一律不得離開院內。

此外,針對台灣特殊的地質條件,如遇到地震等不可抗力也有對應措施。一方面在存放文物時,不同於西方博物館那樣上架擺放,而是以傳統方式即鐵箱保存文物,在鐵箱內塞滿棉墊。另一方面,利用高科技的防震措施提高建築物整體的防震性能。 

關鍵詞:風波

典藏資産受質疑很正常

受到質疑是很正常的。總的來説,要用最正確的語句和方式在第一時間內去溝通,我們要做的是公開、透明和專業。遇到嚴重質疑,我們願意接受調查。

漫長的半個世紀裏,台北“故宮”也經歷過質疑。和“女屍圖”遺失風波一樣,“翠玉白菜螽斯斷須事件”曾把台北“故宮”推上風口浪尖。

在風波中,台北“故宮”漸漸習慣了積極回應質疑。最近一年,台北“故宮”遭遇了“斷電門”和“復刻門”。

最先有位“立委”指出,2011年4月18日,台北“故宮”展館中所有監控、門禁以及紅外線感應系統突然發生故障,導致信號傳輸中斷,停擺6小時後才恢復運作。

周功鑫遭到“立委”輪番炮轟,台灣藍綠“立委”同聲批評説,台北“故宮”應變不及格,要求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負責。台北“故宮博物院”隨即發佈新聞稿澄清,此次斷電系統故障是因設計不良。

另一大風波是“復刻門”。2011年11月14日,因涉嫌盜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國寶”級文物《龍藏經》、《永樂大典》的數字化檔案,並在未獲取授權的情況下,將其製作成“復刻版”(仿製品)轉賣,涉嫌收賄、詐領運費,複製《永樂大典》等圖檔近四千張,台北地檢署以貪污等罪嫌起訴台北“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助理研究員陳耀東和陳的研究助理葉麗珍。

對於這些風波與質疑,周功鑫説:“我覺得這很自然,受到質疑是很正常的。對我們的質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人抹黑事實;另一種是我們確實應該改進的。總的來説,要用最正確方式在第一時間去溝通,我們要做的是公開、透明和專業。遇到嚴重質疑,我們願意接受調查。”

關鍵詞:問責

院長對博物院管理負責

早在2008年,周功鑫上任之初接受“立委”質詢時就被問到一個問題:“台北‘故宮’隸屬於‘行政院’好,還是其他屬性更好?”

“我認為現在這種狀況最好,因為受到的監督是多重的,包括了來自主管機關、“立法院”、“監察院”和審計部的監督。”周功鑫認為在這樣的多重監督之下,“比較不容易犯錯”。在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職位相當於“部會首長”,享受“部會首長”待遇。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經費都需要“立法院”審核通過。“立法院”開會,她要去接受“立委”的“質詢”。

“馬總統看重我之前在‘故宮’27年的經驗。”周功鑫説,“博物館專業人才不容易培養,需長期積累。”

近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及文物鑒定亂象時表示,特別強調:“院內專家不得以‘故宮博物院’的公務身份在社會上從事非公務文物鑒定活動,以及與文物拍賣、文物市場等有關的藏品鑒定活動。”而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一不成文的原則已堅持半個多世紀。

周功鑫説,文物鑒定是台北“故宮”每週二、四下午向民眾免費提供的服務,工作人員的鑒定供公眾參考,但不估價,也不出證明。雖然不成文,但隨時有監督,不遵守會引來質疑,他們知道麻煩有多大。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