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專訪香港康文署助理署長:博物館如何“活”起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3 09:16:48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香港康文署助理署長吳志華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

香港是一個珍惜記憶的城市,彈丸之地,卻擁有30多家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對於香港人來説,去博物館既非陽春白雪之事,也不需要承載什麼特殊意義,就像閒來無事可以去公園、商場一樣的普通。香港是如何讓民眾把參觀博物館作為精神文化生活必備的一種方式?記者在與香港康文署助理署長吳志華的交流中得到了答案。

多元主題展是招徠觀眾的“殺手锏”

“博物館主題的多元化,是香港博物館最大的特點,也是讓香港人非常自豪的一點。”吳志華説,在香港三十幾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幾乎包含了香港社會的各個方面,來歷史博物館看看追溯至史前的香港故事;到文化館轉轉,聆聽粵味十足的龍舟小調;科技館裏愛因斯坦的著名發現做成了模型等你去體驗;茶具文化館裏,可聽每天品味的茶葉的來歷;如果你是個電影迷,謹慎進入電影資料館,它可能讓你捨不得出去……總之不管你對香港哪一方面有興趣,可能都可以在某個博物館中得到一定滿足。

吳志華告訴記者,雖然香港第一家博物館建立於1962年,時間並不很長,但是發展卻很迅速和全面,給民眾很多選擇。在香港幾乎沒有哪家博物館不進行主題展覽的,有的規模稍大些的博物館,通常還會同時推出兩三個主題展覽,內容豐富且更新很快。這使得市民和遊客對博物館充滿新鮮感,隔一段時間再去也不會覺得膩味。這些博物館在各自形形色色的主題之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切以觀眾感受為中心。

拒絕僵化陳列文物要由“靜”轉為“動”

一直以來,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蒐集和保存文物,並以藏品為基礎,利用研究和陳列展品,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傳達不同訊息或達到教育的目的。時至今日,香港康文署助理署長吳志華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活動應儘量擺脫靜態,轉向動態發展。逐漸由靜態的藏品倉庫,轉而為活潑的學習環境,這是一種發展趨勢。

“來博物館可不只是帶著眼睛就可以了,還要把自己放進那個時空裏感受的。”吳志華如是説。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常設展為例,觀眾進入到這個展區將會仿佛經歷一場穿越之旅:走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街上,永和雜貨舖裏,前面擺放著滿滿的大米,寫著中國香米、全新糯米、絲苗米等等,後面的貨架上,擺放著只有那個年代才能看見的貼著紅紙標簽的玻璃罐,旁邊的音箱傳來老香港口音:“永和米鋪是我祖父關錦明和友人創辦,已有80多年的歷史……”向前走幾步,忽然到一處“防空洞”,洞壁兩側挂著當時國人協同英軍共同抗日的圖片和解説,洞頂吊著的燈竟然忽明忽暗,搖擺不定,耳邊響起隆隆的炮聲,真好似置身於戰場。這就是香港的博物館的展示方式,他們似乎想盡辦法將你帶到那個表現的場景中,刺激觀眾的感官。

互動行銷推廣文化發掘文創價值

如今的博物館,不僅只是承載文化的場所,文物衍生品開發正在逐步成為博物館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是如何通過開拓文物衍生品市場?吳志華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分享他的思考。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目前對博物館的投入支出是一年5個億,但長遠來説,不能單靠政府的財政支援,博物館本身還要開拓更多不同經費的來源以適應未來的發展。可以積極開展與旅遊發展部門的合作.力求開闢更多文化旅遊景點和線路,向港人和外地遊人介紹香港多元而富有特色的歷史文物.將文保宣教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

他説,香港博物館雖然各有不同的偏重,但在行銷上卻十分重視相互呼應,甚至採取“聯袂行銷”的方式。多家主要博物館聯手面向市民和遊客推廣香港文化,還聯動旅行社推出香港博物館深度遊,讓參觀者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了解香港,發掘個中趣味。

“我希望探索一些好的方法能真正地讓香港的內涵藝術深入大家的心目中。”吳志華在不斷思考著,他期待著推動香港的博物館事業取得更大的發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