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數百件丟失的佛像現在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8 16:17:53 | 文章來源: 新浪網

雲岡石窟的佛像雕塑



雲岡石窟流失海外佛像首次集體上明信片

日前,雲岡石窟流失的文物首次以明信片的方式向世人展示,雖然展示的僅僅只有16個佛頭、佛像,但雲岡石窟研究院,已經著手開展石窟內文物流向的調查,力求弄清楚,丟失的佛像在哪。

“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遊覽雲岡石窟名勝的同時,喚起文物回歸的意識。”7月13日,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接受《山西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

位於雲岡石窟27窟內東壁上層盝形龕內的交腳菩薩,如今擺在美國紐約市大都會博物館內;50多釐米高,造型精美的石窟佛像佛頭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內。日前,雲岡石窟流失的文物首次以明信片的方式向世人展示,雖然展示的僅僅只有16個佛頭、佛像,但雲岡石窟研究院已經著手開展石窟內文物流向的調查,力求弄清楚,丟失的佛像在哪。

“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遊覽雲岡石窟名勝的同時,喚起他們對文物回歸的意識。”日前,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接受 《山西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

明信片展示流落雕像

由雲岡石窟研究院主編的一本精美的明信片小冊子就擺在桌子上。

封面上,造像精美的拱尾立獸展示著千年前北魏精湛的石雕藝術。而這個高54.5釐米,原本應該在雲岡石窟第14窟西壁上的拱尾返首獸雕像,如今屬於日本的私人收藏。

146釐米高,位於雲岡石窟第16窟北壁上的交腳菩薩、27窟東壁上129.5釐米高的交腳菩薩及30窟西壁上132釐米的立佛像,分別收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

像這樣精美的雲岡石窟雕像如今流落在海外的,至少有數百尊。而雲岡石窟研究院首次以明信片形式向社會發佈的僅僅是16尊。這其中,還包括收藏于日本正木美術館的菩薩手臂造像。

這16張明信片展示的被盜佛像、佛頭和佛像肢體實物圖片,均標注了在雲岡石窟內的具體位置、高度和目前所在的國家。“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遊覽雲岡石窟名勝的同時,喚起他們對文物回歸的意識。”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説。

日本大多數博物館都有雲岡石窟文物

在雲岡石窟研究院,記者採訪了一手參與製作和發行“流失海外的雲岡石窟造像”明信片的專家趙昆雨。

“這源於我們在日本的一次學術交流,我和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在日本的博物館和美術院見到了雲岡石窟的文物原物。”在日本的大多數博物館,都有雲岡石窟的文物。趙昆雨對記者説:“雲岡石窟文物到底有多少流失到海外,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那時候起,我們就有了徹底‘澄清’家底的想法。要讓中國和世界人民知道,有多少雲岡石窟文物還在海外。”

採訪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次他去美國中部的一個中等城市旅遊時,當地一位朋友招待他們參觀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裏居然有一個巨大的中國文物展廳。這座展廳建於1933年,此間收藏了7500多件展品,大到佛像石雕,小到陶瓷玉器,縱跨漢晉隋唐宋明清等十多個朝代,很多在國內都是絕品。據説,這些文物都是一個十分熱愛中國古文化的美國富商,在20世紀30年代一件件購買收藏起來的。

回到大同後,趙昆雨開始著手研究雲岡石窟文物流失的情況。

從2009年起,以趙昆雨為首的雲岡石窟流失文物調查開始進行。研究人員從國外出版的各種雜誌、報刊中尋求雲岡石窟文物的資訊以及流失文物的圖片。“這些圖片中,有的標注了佛像在石窟中的具體位置,而有的什麼資訊都沒有!”趙昆雨説。這樣,研究專家根據石質、文物大小等各種技術手段,確定了被盜佛像及其體在石窟中的具體位置,並推斷出其被盜的大致年代。

趙昆雨稱,雲岡石窟造像流失的原因較為複雜。但總體來看,石窟雕像被盜主要發生於1907~1935年間,其中1918~1930年間最為猖獗。

1400多件佛像流失或消失

早在1902年,一名法國人用當時最為先進的照相機詳細拍攝了雲岡石窟的內容,並於1907年首次出版了介紹雲岡石窟的一部畫冊。

“包括我們現在比對雲岡石窟所有造像時,最早的影像資料就是這部作品,這是一個現在和以前對比的依據”!趙昆雨説。

之後,包括日本人、法國人、瑞典人等在雲岡石窟的攝影作品中,雲岡石窟的完整性已經有所差距。

上世紀30年代,有個名叫常慧的文化調查者曾經對雲岡石窟造像進行過調查,當時雲岡石窟佛像,尤其是佛頭丟失現象比較嚴重。在常慧的調查結果中,有96個石質頭像不見了!調查過程中,為了標注,佛像上涂了紅色的油漆。“包括我們調查研究過程中,雲岡石窟佛像上還殘留著淡淡的油漆顏色。”趙昆雨説。

之後數年,一名叫趙邦彥(音)的學者調查後做出了結論稱:“在包括被盜、風化、破壞這三個因素作用下,雲岡石窟有120件佛像文物流失。”

2009年前,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調查的結果是,有1400多件石窟佛像由於各種原因流失或消失。這其中,包括風化等各種因素。

精準復位的佛像達20件以上

根據調查研究,流失到海外的雲岡石窟造像約有300余件,主要分佈在美、法、日等國家,尤其在日本最多。

近年來,在雲岡石窟研究院的努力下收集到一部分流失造像資料,但多屬普通黑白照片,有的角度不佳,有的模糊不清,有的造像尺寸不明,為復位研究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可喜的是,目前雲岡石窟研究院可以精準復位的佛像,已經達到20件以上。下一步要做的是建立與文字圖像相對應的數字資訊庫,為今後文物研究、流失造像復位以及文物追討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雲岡石窟研究院自行設計編制的首套雲岡石窟系列明信片,除了包含有比較熟悉的佛教故事和雕刻藝術,首次推出了部分已經流失海外的被盜佛像、佛頭和佛像肢體的實物照片。

據悉,雲岡石窟研究院將根據流失造像藝術風格,確定其時代,然後劃定所屬窟龕大致位置,根據流失造像的尺寸資訊,確定其原龕像的大小和所處壁面位置;根據以上進行洞窟調查,參照舊照片資料,找到與流失造像相匹配的遺留殘痕,利用3D技術掃描可疑龕像,然後將流失造像圖片與3D圖像做復位對接,查看合成狀態。

這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範圍的復位研究手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