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上海美術館"搬遷"風聲再起 館長辟謠“沒有的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5 16:19:18 | 文章來源: 新民網

展廳空間成詬病,“擴容”需求擺眼前

上海美術館所在的建築是上世紀30年代英式風格,這座上海地標建築歷經跑馬總會、上海圖書館、上海美術展覽館、上海美術館的身份更疊。

時光轉變,空間未改。去年,趁著世界博協大會舉行時機,來自亞洲多個城市的美術館館長受邀齊聚上海當代藝術館參觀展覽,時值雙年展展出期間,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當時即向媒體大吐苦水。他指出,2006年上海雙年展上,大型裝置《子宮》因為體量太大,美術館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最後只能拆除了事。這種空間的限制,使得雙年展一類大型展覽在遴選作品時,都要把作品體積的因素考慮進去。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展覽中,水墨畫家崔如琢今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個展時,為人民大會堂最新創作的巨幅作品《荷風盛世》,就因展廳容納不下而沒能來上海展出。

此外,很多藝術家都願意將作品無償捐獻給公立美術機構,但上海美術館的尷尬之處在於,收藏前,先要考慮作品的尺寸和庫房容量。台灣地區高雄美術館館長謝佩霓曾經在此布展,她抱怨在這座歷史建築中布展會受到很多施工限制。而在新媒體藝術和裝置藝術日漸興盛的當下,館內線路老化、缺乏足夠多的電源和多媒體介面等問題層出不窮。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郭建超也曾建議上海美術館“擴容”,只有這樣,上海美術館才有可能從社會文化功能上實現自我的升級。

空間內容各相輔,安放思想是首要

上海美術館兩千多平方米的展廳面積的確不大,如紐約大都會藝術館佔地13萬平方米,中國美術館佔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謝佩霓認為:“上海作為國際都市應該有和自己身份相稱的美術館”。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一些美術館新館實際運營情況並不好,“歸根結底不是空間問題,還是在展覽內容”。記者就此採訪了獨立策展人費大為。

他認為,空間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這要看館長用這個展廳的目的,如果有需要,自然需要更大的空間”。除了大小,內容也同樣重要,“美術館本質是安放思想的地方,如果沒有內容,那再大的美術館都形同虛設”。如果上海美術館搬離那棟老建築,費先生認為很是可惜,“但不一定是壞事,原來上海美術館也不在跑馬總會,這個建築本身不是做美術館的地方,而很多國外的美術館也是在歷史建築或是工廠之中。倘若老館問題比較突出,那最好的方式——只是一種理想,是專門做一個適合展覽的建築(搬遷或設立分館)。但是這也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即新搬一個地方,觀眾找不到了,很多美術館也因此落寞。所以,美術館要照顧觀眾的習慣,如交通是否便利,展覽安排是否讓觀眾感覺舒服,這也考驗著美術館的能量”。費先生最後透露:“南浦大橋那邊的煙囪溫度計下面,將是新落成的上海當代美術館,那會是目前上海最大的美術館——大小不是唯一性,盲目追求‘大’不好,最大程度調動觀眾的互動力和創造力才是關鍵。”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