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梵谷博物館的標誌,我個人是非常認同的,有些人可能認為,文字標誌過於簡單了,沒有太大特色,應該融入梵谷作品的一些特色——這種思路是有點危險的。因為對於一個本身就是畫家的標誌來説,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簡單的圖案可以體現一個有著如此豐富內涵的特色的元素存在。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採用文字標誌——或者採用其固定簽名形式。從這一點來説,其實原來標誌也不見得有什麼不好,不過新標誌居右的擺放使其呈現一種跳動的感覺,這一點倒也算是呼應梵谷作品的精髓所在了。
正如這個品牌形象所展示的,他們在輔助圖案中卻採用了梵谷作品的最重要一個特色來表現,從其應用效果呈現出一種既特別又清晰乾淨的視覺效果。但,這些紋理雖然捕捉到梵谷那種筆畫的形狀,卻對於那種原畫中力量感卻遠遠不能觸及。它變得溫柔了許多,只像是一種精緻淡雅的裝飾花紋——這絕不是梵谷所想要表達的東西。這也是一個標誌在表現另一種藝術形式時所面臨的局限所在。
上圖是梵谷最後的一幅自我像。按他自己的説法,這幅畫主要要研究“平靜”這個主題。事實上,背景那些筆觸仍然使我們沒有感覺多少平靜。但,梵谷的臉上,確實是平靜及堅定的。堅定的下巴及眼神,不理周圍的種種扭卷狀色塊的衝擊,不理紅塵如何紛擾,他仍然鎮靜自若。
梵谷以他精神的苦難所産生的結晶,給後人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及慰藉。他的自畫像像是對自己永恒的追問。或許這個世界確實是苦難無盡的,但他的作品至少可以讓我們片刻忘記種種的苦難,與他畫中的色塊,一同起伏。夜,因為星星的閃動而變得溫馨,所以梵谷的星夜,正是他對自己作品意義的最終闡述。
從這一點説,分析標誌的字體用得如何,其實真的不太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