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藝術奧林匹克”巴塞爾藝博會為何長盛不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2 13:07:1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第42屆巴塞爾博覽會現場·畫廊從業者在向藏家介紹作品 (攝影 / 許柏成)
 
2011年第42屆巴塞爾博覽會現場圖片報道(8圖)

6月15日,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爾開幕。被《紐約時報》譽為“藝術奧林匹克”,德國《每日鏡報》冠以“藝術暖巢”的巴塞爾,面積只有區區37平方公里,但卻對世界上頂級的藝術品和藝術傢具有最強的號召力。每年6月,這一位於德、法、瑞邊境的小城都會成為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們朝聖的寶地。

在本屆藝術博覽會上,主辦方選取來自北美、拉美、歐洲、亞洲和非洲35個國家近300家畫廊2500多位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囊括了繪畫、雕塑、裝置、攝影、表演和視頻作品等多種藝術門類。作為博覽會的重點組成部分,“藝術聲明”這一主單元匯聚了27名國際新晉藝術家,為觀眾帶來精彩的個展;為鼓勵無法進入主單元的藝術家開設的“藝術無限”單元展示了50余件震撼作品;“藝術遊行”單元帶領觀眾走出展會場地、走進巴塞爾小城,在藝術氛圍濃厚的市區沿著萊茵河岸欣賞藝術品;“城市博物館”“藝術機構”和“藝術巴塞爾談話和藝術沙龍”等環節從不同角度使博覽會更加立體和深入。

作為一個位於三國交界之處的小城,巴塞爾何以擁有這樣頂級的藝術博覽會呢?這首先與巴塞爾自身無可比擬的藝術氛圍密切相關:在這座小城中,有30傢俬人和公立博物館,有10多位著名收藏家在萊茵河畔生活和工作。巴塞爾市民家中都能看到海歐納莫斯博施、勒內瑪格麗特、傑夫昆斯的作品,就連市民聚會的地點都有著珍妮湯格利的雕塑。城裏的私人博物館收藏著莫奈、畢加索、羅斯科等大家的畫作,每年都會迎來35萬觀眾,而像這樣的博物館、藝術館和畫廊,巴塞爾還有很多。一位在巴塞爾生活了45年的收藏家説:“巴塞爾就是這樣,它不喜歡作秀。”將藝術滲透到自己每一個細胞中的巴塞爾,是一座隱忍的歐洲藝術之都,也正是小城這樣的氣質才孕育出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樣的藝術盛會。

除了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藝術氛圍,作為世界頂級的藝術博覽尤其是藝術交易的盛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組織和策劃方面也具有諸多優秀元素。對參展藝術品品質始終如一的高標準、嚴要求是博覽會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據介紹,每年都會有上千家藝術機構、畫廊申請參加博覽會,但主辦方卻始終堅持從中挑選300家左右參展,這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博覽會的高水準。今年的參展機構中就包括了眾多世界一流的畫廊。

此外,以“藝術賣場”而著稱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藝術交易之外作出的多方位嘗試和創新,也是其得以越辦越好、越辦越大的重要原因。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雖擁有很長歷史,但一直以來卻被定位為藝術品交易市場,而不是擁有專業水準的博覽會。很多媒體對它進行報道時,也多是注重其所反映出的藝術交易市場趨勢和對藝術品市場所帶來的影響。近幾年來,主辦方意識到在藝術理論和學術方面的不足,及時進行了調整與創新:2000年開始設立的“藝術無限”單元使得因某些因素無緣巴塞爾的藝術家,通過與畫廊互助的形式,租用非限制性空間,得以實現自己在巴塞爾的創作夢想,這一嘗試延伸了原本以交易為重點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為大型雕塑、壁畫、視頻、裝置等受限的藝術品創作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平臺,推動巴塞爾從商業走向專業。此外,“藝術宣言”“藝術巴塞爾談話和藝術沙龍”“藝術遊行”等環節從專業、學術和參與度等不同方位提升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高度,使得這一博覽會更加飽滿和權威。

成功舉辦了42屆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世界藝術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甚至頗有超越威尼斯雙年展的態勢。能夠將藝術交易資金和頂級藝術品、藝術家、收藏家集結一地,巴塞爾小城的藝術魅力因為博覽會而大放異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