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
漢擊鼓説唱俑
商代四羊方尊
今天起,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竣工後,最重要的一項基礎陳列展——《古代中國》將向觀眾揭開面紗。2500余件珍貴的文物,娓娓講述五千年中華文明史。這些文物中,許多以前只出現在歷史課本等教材的插圖中。
昨日,記者進入這個總面積達17000平方米的展廳,探秘國內惟一系統展示綿延不斷的中國古代文明的陳列展。
橫穿展廳至少10分鐘
作為國博標誌性的展覽,《古代中國》展入駐了該館最大的一個展廳,盤踞了17000平方米的面積。記者計算發現,即使不瀏覽展品,只是從最北端的入口走到最南端的出口,至少也要步行10分鐘,期間沒有任何出入口或隔斷墻干擾,打斷綿延向前的歷史車輪。
站在展廳入口,迎面是一個北京人背鹿塑像,將歷史一下子拉回到茹毛飲血的歲月,順著往南望去,五千年曆史濃縮在燈光下,展櫃、部分裸展展品在長方形的展廳中,勾勒出一條蜿蜒的參觀線路,宛如曲折前行的歲月痕跡。記者注意到,在展廳中部,一些寬大的原木椅子穿插地擺放在展櫃旁,可供觀眾短暫歇息。
“王朝更替”取代“社會形態”
“《古代中國》陳列的前身為《中國通史陳列》,它曾經是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原歷史博物館的標誌性展覽,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國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每件展品的擺放位置、順序等都是由文博界的專家大腕兒精心策劃,最終敲定的。
舉個例子。新展覽的敘述方式變得更加平易近人,打破了以往按照“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來劃分歷史階段的做法,而是以王朝更替為主要脈絡。以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和明清時期八個部分展現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這樣看展覽更像是在讀一本書,每一個章節就仿佛一個朝代,觀眾容易理解。”
許多展覽文物書中有照片
在展廳四望,有許多文物看著很眼熟,仰韶文化鷹形陶鼎、紅山文化玉龍、三星堆面具、三彩釉陶馬、兵馬俑彩俑、成化鬥彩罐,細細回憶,我們曾在歷史教科書上見過他們。
據國博統計,此次展品共計2520件,其中文物藏品達2026件。“國寶級的,也就是所謂的一級藏品就多達521件。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國博有關負責人説。
另外,經過與全國有關文物收藏機構的協商,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7家文物收藏單位也紛紛支援,借出218件(組)文物豐富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