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潘天壽《雁蕩山》上演分身術 引發真身之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13 15:31:52 | 文章來源: 錢江晚報

浙江省省直拍賣行圖錄  
  5800萬起拍的畫,是真是假

讀者馬先生幾天前給本報記者爆料:浙江省省直拍賣行將在4月23日舉行一場拍賣會,在這場拍賣會上,有一張潘天壽的《雁蕩山花圖》起拍價高達5800萬元人民幣,最高估價達8000萬元人民幣,省直拍賣行的宣傳頁上寫著:此畫1965年送北京人民大會堂鋪壁,1988年再度回歸杭州故里,現藏于大華飯店。

馬先生説,很奇怪的是,他剛剛去過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在國博正在舉行的潘天壽藝術大展上,竟然有一張跟大華飯店所藏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正在展出。據他所知,這張《雁蕩山花圖》是杭州的潘天壽紀念館借給國博展出的。這就讓他很納悶:難道潘天壽先生畫過兩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還是其中有一張並非真跡,只是一張複製品?

記者仔細查看了馬先生送來的省直拍賣行宣傳頁上的《雁蕩山花圖》,宣傳頁上介紹此畫尺幅為縱122釐米、橫121釐米,左下題字“雷婆頭峰壽者草草”、右中題字“雁蕩山花六三年玉蘭開候,壽。”同時,美術界人士也認為這張畫是潘天壽很有代表性的傑作。

既然《雁蕩山花圖》是潘天壽先生的代表作,假如此次拍賣的是真跡,那麼5800萬元的起拍價倒也不算太離譜,但問題是還有一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還在國博展出,那這張要拍賣的《雁蕩山花圖》能保證是真跡嗎?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調查第一站:省直拍賣行

記者首先聯繫省直拍賣行,詢問了此畫是否被專家審定為真跡,為何起拍價如此之高,此畫的賣方究竟是誰等問題。

一位姓袁的女性工作人員答覆説:“《雁蕩山花圖》是經過我們的專家審定後,給出了5800萬的起拍價,我們認為這個起拍價是合理的,但是很抱歉,賣家的資訊我們不能透露給媒體,我們只能説,此畫現在藏于大華飯店。”

調查第二站:大華飯店

記者來到目前這幅畫的保管地大華飯店。大華飯店的辦公室主任俞國偉對記者表示:“我們所知道的,都已經在拍賣宣傳頁上介紹了,現在這幅畫在我們的庫房裏,有一張複製品挂在酒店的大堂,其他事宜我並不清楚。”

記者提出,1988年的時候,有沒有飯店的員工見證了這幅畫的回歸,還記得當時交接的一些細節。俞主任表示飯店的總經辦主任潘寶良是目前飯店最老的員工,可以去問問他,但是當時他不在辦公室,可以第二天聯繫。第二天早上,記者電話聯繫上了潘寶良,説明事由後,表示要當面採訪。但是潘主任説:“我是上世紀80年代初就進飯店了,可是1988年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小工人,對這事也只是聽説過,哪有自己參與交接的機會,我所知道的,跟宣傳頁上寫的是一樣的,你不用跑來當面採訪我了。”

調查第三站:潘天壽紀念館

説來也巧,藏有另一幅《雁蕩山花圖》的潘天壽紀念館其實離大華飯店並不遠,就在飯店的斜對面,走路也只用5分鐘的時間。記者離開大華飯店後,馬上來到潘天壽紀念館。

由於大部分作品都借給國博展出,潘天壽紀念館目前是閉館狀態,但按了門鈴之後,有工作人員給記者開了門。記者把這張拍賣宣傳頁拿給館裏的工作人員看,他們一眼就看出這張《雁蕩山花圖》跟他們借給國博的是同一張。工作人員説:“我們的這張《雁蕩山花圖》是1984年潘天壽的家人清點家中書畫後,捐獻給文化部,然後由我們來代保管的,至於大華飯店那張《雁蕩山花圖》是怎麼來的,我們就不清楚了。”

記者隨後電話詢問該館館長高天民,他表示:館藏的這張肯定是真跡,至於大華飯店那張,自己沒見過,不好説,但有可能是浮水印木刻(簡稱“浮水印”)的。

調查第四站:某潘天壽研究專家

經過分析,記者發現疑點就在1965年這個時間點上,這幅畫既然是1965年送人民大會堂的,那麼究竟是經誰手送到人民大會堂的,是不是潘天壽本人?1965年的時候,當時的美院有沒有浮水印木刻技術來複製這麼一張畫?有沒有可能是潘天壽真的畫了兩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

在向美術界資深人士打聽後,記者聯繫上了杭州一位潘天壽研究專家,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該專家並不願意公開透露自己的姓名。跟這位專家見面的時候,他對記者説:“就我個人觀點看來,當時送畫到人民大會堂,肯定是省美協一起收集,不會是潘天壽自己去送的,而當時美院已經有了浮水印木刻技術,潘天壽拿出一張浮水印送過去是有可能的。而且我看過紀念館的那張《雁蕩山花圖》,那張圖我覺得不是浮水印的。”

調查第五站:時任省美協秘書長朱奇

這位專家認為畫不是潘天壽自己送去人民大會堂的,那麼當時畫是經誰手送的呢?於是記者電話採訪了1965年時任浙江美協秘書長的朱奇先生。

朱奇先生説,沒錯,《雁蕩山花圖》就是經自己手送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當時哪位畫家的畫可以被挂到人民大會堂,是件很光榮的事情。與《雁蕩山花圖》一起送的還有潘天壽的一張荷花圖,以及余任天的作品等。朱奇説,在他的印象中,潘天壽應該畫過三幅《雁蕩山花圖》,主體結構是相同的,只是畫面的小細節有所區別,粗看上去就是一模一樣的,而送人民大會堂的是他看到的第二幅,至於第三幅是何時見過,已經記不起來了。

記者問潘天壽送過來的《雁蕩山花圖》有沒有可能是浮水印,朱奇説,在他的印象裏,縱122釐米、橫121釐米的大畫,當時還不能被浮水印,送人民大會堂的《雁蕩山花圖》應該是真跡。

調查第六站:浮水印畫的親歷者徐銀森

那麼,當初在美院搞浮水印木刻的老師對這事還有沒有印象呢?記者通過辛苦尋找,終於找到了當時美院浮水印木刻作畫的親歷者徐銀森。徐銀森的説法讓記者大吃一驚,他説:“《雁蕩山花》的確有三幅,但並不是朱奇先生説的主體結構一樣的三幅,而是畫面內容不同的三幅。而浮水印這麼一幅尺幅大的畫,當時的技術已經成熟了。潘天壽拿出來浮水印的《雁蕩山花圖》,是他最滿意的一張《雁蕩山花圖》,也就是潘天壽紀念館所藏的這張。當時這張圖的浮水印品大概出了80多張,現在我家裏還有2張。但你要問我是不是1964年或65年浮水印的,我也記不太清楚了,但在(上世紀)60年代進行浮水印是肯定的。”

徐銀森最後對記者表示:“要判斷大華飯店所藏的《雁蕩山花圖》到底是不是浮水印品,很簡單,只要大華飯店將庫房裏的這張圖拿出來,我們做過浮水印的看一看就判斷出來了。既然這張畫4月21日要拿出來預展,那麼到時候我們就去看,真相怎麼樣,到時候就清楚了。”

大華飯店與潘天壽紀念館所藏的《雁蕩山花圖》,到底是一張是真跡另一張是浮水印,還是兩張可能都是真跡?預展的時候,美術界人士將如何評論這張畫?5800萬起拍的《雁蕩山花圖》,到時候又會有誰將其買走呢?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