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地理的離開與精神的出走 “出雲南記”展覽北京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1 02:20:31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吳文光、文慧作品《回憶》

曾曉峰作品《眾生相》

吳文光、文慧作品《回憶》  

彩雲之南的風景對沒有去過雲南的人而言可能意味著斑斕的陽光、異族的習俗、褚紅與孔雀綠的主色調,與懶洋洋的做夢情懷,但是,對於出生在雲南,曾經長期生活在雲南的藝術家而言,那也許是另一個雲南——永遠費勁和吃力地追逐時代之尾,時而故步自封,時而驚慌失措、陷入盲目的故鄉,數千年來在古老高原上凝結而成的文化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場景——自然的、文化的以及心理的。日前,在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開幕的《出雲南記》展覽上,14位藝術家以電影、多媒體、繪畫、裝置等多種形式的近40件代表作品表達著漂泊于各地,地理上的離開與精神上的出走之間的狀態。展覽現場,藝術家張曉剛、方力鈞等及部分企業家還捐出善款以用於雲南水利保護。

策展源起

對於故鄉的愛恨交加

策展人葉永青認為,對於雲南藝術家而言,故鄉之情的愛恨交加是存在的困境,“現在的雲南仍是政治上的國家邊陲,經濟上的二手城市,文化上的盜版和矯飾風情的氾濫之地。”

本次展覽重視和試圖探討這類“遷徙”和“出走”的經驗。對於藝術史創作的特殊意義,一般來説,研究藝術史的批評家們比較看重藝術、作品和藝術潮流的關聯性,偶爾也觸及藝術家與藝術家作品之間的活動和現象,但這些現象往往被放在形形色色的藝術理論的框架下討論,因此,只是把它限于個別藝術的個人經驗。這種藝術史寫作暴露出很大的盲點,它不重視“遊歷”和“遷徙”這一因素。

《出雲南記》是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走向的一個脈絡和縮影,相互呼應著層出不窮的“出四川”、“出湖北”、“走西口”、“下廣州”等時代浪潮。這種超越地域的遷徙和出走不僅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構成了必不可少的傳播手段,它更從根本上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源泉、出發點和新動力。作為一個動態的概念,有助於我們發現一些通常為正統藝術史的框架所遮蔽的現象,比如個人、社會和作品之間究竟是如何互動的?原有的藝術模式是如何被突破的?藝術家是如何在中心和邊緣的衝突中建立起“我的世界”的?由此所帶來的雲南生態的改變的標誌提供了這樣的啟示:無論你從未離開或者遠行他鄉,雖然身體會被現實和地域重重圍困,心靈卻可以通過藝術走向四面八方。

作品解讀

永遠無法走出的現場

藝術家劉建華在雲南生活工作了16年,在2004年搬到了上海,他的作品《你能告訴我嗎?》以不銹鋼材質製成的書本和投影迴圈播放組成,一百個關於上海的疑問鐫刻在不銹鋼形狀的書上懸挂于墻:“全球最大、盈利最多的迪士尼與西遊記雜交的樂園能在上海建成嗎?”“上海能動用超一流的防衛能力成為全球絕對安全的城市嗎?”……這些或真或假的問題與城市化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的已經與現實銜接,有的尚未實現而正在與現實一步步地接近,而有的,也許本身就是個永遠無法得到最後答案的偽命題。《你能告訴我嗎?》是劉建華創作于2005-2006年的作品,彼時他從生活節奏和緩的昆明搬到繁忙紛亂的上海只有一年,“我們生活在發展最前沿的地方,仿佛是生活在一個大的攪拌機裏面,人的觀念、思維都處於激烈的變化期中,同時感受到中國整個社會發展的脈搏的跳動。”這件作品中,劉建華沒有選用通常使用的表面堅固而實質易碎的陶瓷材質,而是以從內至外都是光亮堅固的不銹鋼著書,讓屬於時間的問題永久地固定在永久性的材質上。

吳文光和文慧共同製作的舞臺裝置作品《回憶》,以頂天立地的放大了5倍的蚊帳上影影綽綽的圖片暗喻著舞臺上的演員所出生和成長的整個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的事件與人物:一台風靡1960年代的家庭使用的老式縫紉機在昏暗的燈光下等待著熟悉的使用者,演員成長時期的口述片段,少年時期的老照片……這些都構成一個回憶的現場,也是對於過去的祭奠。

地理上的放逐和出走只是放逐的一種最簡單和表面的形式;藝術家只有在精神和語言裏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所以,“出雲南”的藝術家的故鄉是其語言和作品,而不是地理概念的故鄉。而雲南依然是一個藝術家終其一生,永遠無法走出的地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