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成都“如意”新美術館動工 行政核心區變文化中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9 14:52:36 | 文章來源: 四川線上-華西都市報

 

新館鳳凰涅槃 國際大師名作家門口可看

省美術館新館即將誕生,糾結老館多年的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從昨日奠基起,省美術館新館正式進入5年的建設週期。

定位“省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的新館,佔地面積11畝。建築地下2層,地上6層,主要包括展廳、美術藏品庫、學術交流、公共服務及其他配套設施用房。

新館擁有高科技安保、藏畫設施,可引進世界級名家畫作展覽,可增加自身藏品數量。學術交流、講座將可在美術館舉行。同時,省美術館新館還附帶咖啡廳、餐廳、休息室等輔助設施,可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後勤”服務。建成後,新的四川省美術館不會落後於西部任何一座城市的美術館,市民朋友將在家門口經常看到國際大師名作。

轉變文化中心 八大文化場館齊聚行政核心變了

去年底至今,已有成都博物館等一批文化設施在天府廣場周邊“安家落戶”。政府部門外遷,讓位公共文化設施,天府廣場的角色正在悄然轉變。昨日省美術館新館的奠基,僅是“中心文化區”打造行程中的節點之一。

去年12月16日,地處天府廣場正西方位的成都博物館新館奠基,出席儀式的《中國文化報》崔成泉主任感嘆:“在這樣一片寸土寸金之地,修建一座博物館,太了不起了。”在外地人眼裏,遷出市政機構建文化設施這樣“不可思議”的舉動,反映出成都執政者的眼界。以成都博物館建設工地為參照,天府廣場右側空地上,建築面積51000余平米的四川省圖書館已經奠基,不遠處便是四川省美術館新館工地。廣場東側,是正在整體改造的錦城藝術宮。沿人民南路延線行至紅照壁路口,左側映入眼簾的是即將完工的川劇大劇院,對面是四川話劇大劇院和文化産業大廈。單就目前記者掌握的效果圖來看,每一座文化場館均造型別致,都是一座地標建築。

八大文化場館集中在天府廣場,這樣高密度的聚集效應,讓成都的“中心文化區”呼之欲出。

發展新“風向標”

放棄可觀“錢景”注重“軟實力”

八大文化場館齊齊落戶天府廣場,還有一個“幕後”。曾經,這些“黃金地塊”到底是用於商業開發還是修建文化設施,一度存在爭議。客觀事實是,在這裡進行商業開發,“錢景”可觀,對經濟也有拉動。而文化設施是公益性投入,經濟上難有回報。在這樣貌似不對等的“PK”中,對文化“軟實力”的追求,最終超越了對經濟GDP的追求。

最早有人建議成都博物館所在地塊修建商業大廈,但成都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樹喜的説法很形象:“如果未來的‘天府廣場’高樓林立,那可以改名叫‘天井廣場’了。”來自文化部門的建議,得到了成都市領導的認同和支援,成都博物館新館順利落戶天府廣場。

天府廣場的變化,或許可看做成都未來發展的一個“風向標”。未來成都的“版圖”上,文化的取向或許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思維,提升城市“軟實力”將是成都未來的重要發展路徑。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