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感動羌魂雲影共生”佳能羌族文化保護成果展在京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13 08:58:06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感動羌魂雲影共生——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佳能數字化保護成果展” 2009年11月5日在國家大劇院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指導,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主辦,國家大劇院協辦。該展覽通過豐富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及獨特的羌族表演、傳承人現場互動等諸多形式,向公眾完整詮釋瀕危的羌族文化。當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先生、佳能(中國)總裁小澤秀樹先生等領導及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學者和羌族文化研究學者出席了展覽的開幕式並參觀了展覽。預計此展覽將在11月19日落下帷幕。

為了搶救瀕危的羌族非物質文化,佳能(中國)在今年初啟動了“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項目”,項目組成員于5.12前夕深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地,歷經60多天,行走9000多公里,足跡遍佈四川14個縣市、65個羌寨,走訪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和6位文化傳承人,共採集到上萬幅珍貴照片和500多GB的動態影像。

在此次的項目原始數據採集過程中,佳能使用了世界先進的影像數字技術,首次對覆蓋釋比文化、羌族音樂、羌族手工藝和羌族傳統節日等四個方面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搶救性採集、系統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遺動態影像數據庫》、《羌族非遺靜態影像數據庫》、《羌族非遺3D動作數據庫》三大影像數據庫,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套完整、系統和深度記錄羌族非物質文化形態的數據庫。在本次展覽開幕之際,佳能(中國)將這三大影像數據庫完整捐贈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和保護機構,用於未來羌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

為了喚醒公眾對瀕危文化的保護意識,為將來羌文明的傳承與弘揚提供社會基礎,佳能利用先進的影像輸出設備,將精選出的206幅羌族特色大幅圖片,以及羌繡、羌族服飾、從民間收集到的清代至今有羌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等近百件實物一起,首次集中展現在公眾面前。此外,展覽還邀請到8位來自四川汶川羌寨的文化持者與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讓觀眾在現場親身感受羌文化的魅力,積極關注並加入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隊列。

佳能(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小澤秀樹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優秀企業公民,佳能(中國)始終秉承“共生”理念,積極推行“影像公益”。這次羌族文化保護的成果令人振奮,鼓舞著我們繼續用影像助力文化重建和保護,今後佳能將會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把影像技術優勢與回饋社會相融合,踐行佳能的企業社會責任。

中國藝術研究院王能憲副院長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不僅需要認識上的提高,更需要新的方式方法的探索。科技的進步,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帶來了便利和新的契機。希望有更多企業和社會團體像佳能(中國)一樣,運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及技術,積極參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進一步探索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途徑,使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2008年度佳能高校攝影作品徵集活動落幕
· 2009北京世界設計大會26日在國家大劇院正式開幕(圖)
· “光色音韻——袁運甫20世紀60-70年代繪畫藝術”國家大劇院開幕
· 國家大劇院舉辦中國繪畫名家邀請展
· “中國國家大劇院印象”創意設計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