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國家大劇院舉辦中國繪畫名家邀請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08 17:36:5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著名畫家張仃在畫展現場

3月8日,張仃、林崗、靳之林、鐘涵、詹建俊、聞立鵬、袁運甫、靳尚誼、袁運生等畫壇泰斗大師齊聚國家大劇院東展廳,為國家大劇院“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名家邀請展”揭幕。這是國家大劇院專為慶祝建國六十週年舉辦的系列展覽之一。此次展覽匯集了當今畫壇12位名家自50年代以來創作的120余幅畫作,呈現了建國以來中國繪畫藝術繽紛多彩的面貌,展示了名家們對中國繪畫“民族性”的探索,可以説展覽就是一部鮮活的繪畫當代史。

這也是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舉辦的首次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繪畫藝術展覽,展覽將持續到4月6日,展覽期間,觀眾持30元的大劇院參觀票就可以觀看本展覽。國家大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展覽將以靈動斑斕的視覺藝術特質豐富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的內涵,進一步打造進入國家大劇院的廣大公眾的藝術文化之旅。濃縮中國繪畫現代史

此次展覽匯集了張仃、林崗、靳之林、鐘涵、詹建俊、聞立鵬、袁運甫、靳尚誼、朱乃正、袁運生、王懷慶、陳丹青12位當今畫壇名家,12位大師均為當今中國繪畫界的“國寶級”人物,基本上都已經是七至八旬的高齡,其中參與國徽設計,其畫作《公雞》則是著名的“辛酉年”雞年特種郵票原型的張仃老人已經92歲高齡。他們經歷了建國後繪畫發展的全歷程,至今仍然是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並擔任著重要的社會職務。參與本次邀請展的畫家,有美術協會的主席,也有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還有4位擔任著政協委員的頭銜,活躍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畫展負責人表示,本次展覽匯集了我國建國後最具代表性和成果最豐碩的眾多畫家的作品,參展的作品不僅反映了各位畫家的個性特徵和藝術水準,也清晰反映了建國以來各個時期的社會面貌,如靳之林1952年創作的《農業生産合作社婦女組間棉苗》,詹建俊于60年代創作的《新疆少女》,聞立鵬于60年代創作的《國際歌》,鐘涵創作的《76年清明節天安門之夜》,袁運甫創作的《紹興魯迅路》,王懷慶于去年創作的《大音有聲》等,是畫家們對社會現實的個性化表達與再現。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在畫展現場與老藝術家親切交談

著名畫家詹建俊在參展畫作前

著名雕塑家盛揚在展覽現場

眾多珍品齊亮相

本次展覽中展出的120余幅畫作均為各位名家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幅均為近年來首次亮相,如袁運生創作于1978年的《傣家女》,朱乃正的《放羊娃》,靳尚誼的《白衣女孩》,陳丹青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創作的《農民》等一批寫生作品,將令眾多藝術愛好者和業內人士大飽眼福。

展覽負責人表示,所有畫作都是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價值非凡,為了籌備這次展覽,專門從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中國油畫學會借了展品,有的還專門從外地調來。

本次展覽中還有一些鮮少露面的畫作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多為畫家的私人收藏作品,與其生活關係密切,每一幅畫背後都有著感人的故事。

著名畫家、教授陳丹青的作品《皮鞋》在本次畫展上一齣現時吸引了眾多遊客的注意。1982年,陳丹青在以油畫《西藏組畫》蜚聲海內外之後,以自由畫家身份前往紐約,經歷了一段孤獨、清苦,甚至是潦倒的生活。閒暇之餘,陳丹青便開始描繪自己的皮鞋,在細膩的筆觸中折射出畫家堅毅、冷峻的個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丹青70年代創作的《江浦農民-地主》、《江浦農民-兒子》,這是這兩幅作品首次亮相,正是這批作品才叩開了中央美術學院的大門。

緣于父親聞一多有興趣時在香煙廣告紙上隨手所作的小畫而走上繪畫之路的畫家聞立鵬,聞一多先生直至犧牲也沒來得及親手教授兒子學畫,多年後聞立鵬創作了《聞一多頭像》,以懷念父親。本次畫展上,公眾在畫作中感受到了濃濃的父子深情。

對於廣大公眾而言,欣賞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名家邀請展”不需要專門購票。3月8日至4月6日,除週一閉館外,在大劇院的正常參觀開放時段,公眾持30元的參觀票,在欣賞公共大廳、遊覽藝術精品長廊、親近神秘舞臺同時,還將體驗眾多精品畫作帶來的另一種視覺享受。團體和通過國家大劇院官方網站預訂享有票價優惠,廣大中小學生可以憑學生證享受半價優惠。

藝術家簡介:

張仃《女民兵》

張仃,有著傳奇人生經歷的藝術家。他早年從事漫畫創作,後來赴延安投身革命的洪流,解放後長期擔任藝術學院的領導工作。他以開放、自由、進取的學風,在學院現代藝術教育領域獨樹一幟。張先生的藝術承繼了中國傳統藝術的主流精神,在大山水和筆墨意趣中尋求突破。自五十年代起,張先生的水墨寫生和融合西方立體主義風格的繪畫實踐,推動了中國水墨畫的現代化發展。

林崗,他54年就讀於約幹遜工作室,是我國最早的美術留蘇學生。在林先生眼裡,蘇聯藝術擁有廣闊的社會視野,純熟運用現實主義繪畫的創作形式的特點,將對中國社會的藝術進程有正面的意義。後經他幾十年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他的作品形成含蓄、深刻、直率、爛漫的藝術風格。他近些年來還在不斷變法,力圖突破已有的陳規,創造他自己的新現實畫風。

靳之林,在油畫創作領域,他從50年代起就開始探索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油畫之間的關係。他的求藝之路和他的生活經歷一樣傳奇,他曾十幾年生活在中國最貧困的農村,成為真正了解農業文明社會結構的藝術家。他運用中國毛筆來畫油畫,不拘一格,天馬行空,在西方藝術形式中體會中國文化精神審慎的魅力。

鐘涵《河上的晌午》

鐘涵,他是一位極具理論思考和辯証思維能力的畫家。他早年參加革命隊伍,直接受教於老一輩革命者並深受他們的影響。在後來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境。他的繪畫以不斷追求繪畫背後的意義為特徵,來闡述歷史變革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他的繪畫氣勢壯闊,充溢著祖國泥土的氣息和陽光在空氣中的透射感。

詹建俊,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一直實踐將西方歷史繪畫經驗與中國現實生活發生直接的、積極的、客觀的聯係。從57年創作的《起家》,到《狼牙山五壯士》,再到八十年代的《潮》,無不透射著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和經典意識的自由表達,為中國油畫藝術注入了鮮明的社會意識和強勁的形式語言。

聞立鵬,家學淵源,典型的情感型畫家。他以《紅燭頌》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體現了激越、強悍、崇高的藝術風格。在簡練、單純、強烈的氣息中,發出了時代的強音。他注重在近現代的歷史坐標中完善自我,並通過現代教育的方式,向青年人傳述歷史地、客觀地、準確地認知我們社會和文化的現實境遇的重要性。

袁運甫《三姐妹》

袁運甫,他是復興中國公共藝術運動的引領者。因為他的努力,從七十年代後期,形成了以公共藝術形式來介入和影響社會發展進程的藝術現象。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在深入研究西方印象主義色彩學的基礎上,開始探索中國藝術傳統主觀色彩精神的現代性問題,並在後來的彩墨畫的實踐中,形成了以運用現代色彩學為特徵的現代中國彩墨畫新面貌。推進了中國水墨畫藝術的現代化演進。

靳尚誼,他用藝術家一生的真誠、冷靜與執著,去實踐通過西方古典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來創作中國式的寫實主義油畫藝術,並將西方傳統油畫藝術這樣一種特有的文化審美精神準確地傳達、講述給中國社會。他的畫風樸實而深刻,文雅而端莊,堪稱中國油畫在這一領域的經典性成就。

朱乃正,他是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批油畫專業畢業生。朱先生博學廣聞,是油畫家、中國畫家,又是書法家,是最具中國傳統文人精神的現代藝術家。他將自己深厚的造型能力和寫實基礎與中國藝術寫意、自由的藝術精神相融合,表現出中西合璧、古今貫通的藝術境界和情思。

袁運生,七九年曾因創作首都機場壁畫《潑水節》的人體畫事件而廣受社會關注。他在八十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藝術觀點“魂西歸來”,即從中原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裡獲取力量,建立中國自己的造型審美觀。他的“雲南白描”藝術,成為這一時期通過現代視角,去追尋文明傳統精神力量的中國造型觀念的代表性作品。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成為復興中國文化獨立精神的艱苦實踐者。

王懷慶,視藝術為生命。通過艱苦的創作探索,他選擇了另辟蹊徑。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對形式主義畫風的探索備受爭議,但他堅持不懈,在近十幾年的創作中,在他追求的形式風格的背後,愈發顯現出對中國文化精神內容的自覺追求。其作品在客觀上,應運了當代中國社會追尋自身主流價值觀的歷史要求。

陳丹青,他是文革以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在八十年代初創作的《西藏組畫》,頌揚了人性的光輝和魅力,融入了當時文化啟蒙運動的主旋律。他九十年代長期旅居國外,歸國後的藝術創作通過對“書”的藝術描繪,表現了以“文化”的方式,去解決現代社會藝術問題的科學方法,成為新一代藝術家的代表性人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