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5 14:11:5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視頻] 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開幕式

[視頻] 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頒獎儀式

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部分作品

 

2009年8月5日上午10:00,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在今日美術館揭開帷幕。該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推廣中心與今日美術館共同主辦。“大學生提名展”覽始創于2006年,至今已成為廣大藝術院校和青年藝術才俊大力支援的年度盛會。

開幕式結束後,此次展覽贊助方巨人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晨、健特藥業董事長陳青接受了藝術中國專訪。

本屆“大學生提名展”的參展作品涵蓋了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四大藝術門類,具有新理念、新文化、新創作的特點,並因其連續性與參展對象的特殊性,成為了梳理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引導藝術學子發展方向的文獻與權威展覽。

在頒獎儀式上,湖北美術學院國畫係副主任張導曦教授揭曉“國畫、版畫類提名獎”併為獲獎者頒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劉建平教授揭曉“油畫與架上綜合材料、雕塑與裝置提名獎”併為獲獎者頒獎;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讚教授揭曉“國畫類優秀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馮斌教授揭曉“油畫與架上綜合材料類優秀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執行館長左正堯教授揭曉“版畫類優秀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方駿教授揭曉“雕塑與裝置類優秀獎”併為獲獎者頒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人事司司長高樹勳先生揭曉“版畫類銅獎”併為獲獎者頒獎;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劉茜女士揭曉“國畫類銅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德國著名藝術家迪特·容先生揭曉“迪特·容獎”併為獲獎者頒獎;中國藝術研究院著名藝術家徐累先生揭曉“徐累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北京畫院著名藝術家馬琳先生揭曉“馬琳獎”併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蔣智南教授揭曉“楊飛雲獎”併為獲獎者頒獎;健特藥業董事長陳青先生揭曉2009“巨人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巨人獎”併為獲獎者頒獎

為藝術學子指明發展方向

當代藝術的發展就是藝術不斷突破既定的文化和審美趣味,用個性化的藝術創作造就新的時代趣味的歷史。今日的中國當代藝術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的藝術形態。當代藝術的發展基本依賴於美術院校的教育系統和教育資源,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顯著特點,很多在當代藝術中産生了巨大影響的藝術家都有學院背景。眼下,藝術教育和相關的學科建設,正在進入于社會同步發展的“文藝復興”期,並開始獲得社會意義上的認可。政治的寬鬆、經濟的繁榮、文化的開放以及學術討論的自由空間,為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但同時,藝術也時刻經受著利益的“考驗”。商業因素逐漸入侵,不斷挑戰著藝術的本體性。市場的走勢在影響著藝術創作的同時,也影響著尚處於“青澀”之中的學子們。面對市場,他們大多數或盲目“跟風”,或進入了一種“迷惑”的狀態。此時,他們不僅需要學校、老師的正確引導,更需要藝術機構的指點迷津,渴望成功藝術家的提攜;同時,期待藝術機構為他們創造一個公平、包容的展示機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06年,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誕生,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

四年來,眾多未來藝術家通過“大學生提名展”這一舞臺展示著藝術才華;通過“大學生提名展”這一學術平臺,贏得了藝術權威的認可;通過“大學生提名展”這一橋梁通往藝術市場。越來越多的院校已經把“大學生提名展”作為常規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作為展示院校形象的一扇窗口,考核教學成果的一次檢驗,推動學生就業的一劑強心針。因此“大學生提名展”成為了全國藝術院校紛紛獻力支援的年度盛會。

同時,隨著“大學生提名展”學術水準的不斷提升,展覽規模的不斷擴大,藝術家以及拍賣公司、畫廊等藝術機構也都開始利用“大學生提名展”這一捷徑,發現藝術的可塑之材,為藝術市場注入活力,為中國藝術的未來積蓄力量。

展望未來:中國藝術的輝煌未來

通過“大學生提名展”,我們既可以感受到藝術學子在現實社會背景下獨立思考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從一個斷面剖析當代中國藝術院校的教學狀況,更可預見中國藝術的輝煌未來。通過本年度的“大學生提名展”,我們可以感受到新一代大學生在學院教育改革和現代藝術實驗影響下的獨立思考與探索精神,在他們身上既能反映出學院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塑造和對社會理想的建構,又能體現出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激發學院教育求新、求變的動力。

今年“大學生提名展”的參展作品已經與前幾年的作品有了許多新的變化,作者從微觀視角出發,直接表達個人經驗的敘述,不再依託于社會歷史意識的宏大敘事,而更偏向於對日常、異常、資訊、生活、個人“圖像”的拼貼、挪用、利用和轉換,並把直接的個性表現,看作是藝術再現的手段。

在他們的作品中已經找不到“集體無意識”和“英雄”的激情痕跡,而通過這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體驗到中國社會機構和文化觀念的變化和活力。這正反映了新時期中國高等藝術教育開放時代的美學特徵:現實主義、傳統主義、波普藝術、觀念藝術、抽象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的多元並存。

參展作品具有極其豐富和多樣的表現方法與語言風格,有的作品表現出作者的生命體驗,有的作品放映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有的作品再現了作者的流行文化趣味,有的作品反映了作者的唯美意識,有的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日常生活經驗……

在這些年輕的學子身上,充滿著探索的激情,他們總是朝氣蓬勃。在他們的心靈中,充滿著關於藝術與人生的理想,他們希冀與社會更多地交流與對話。當然,在一個變革社會文化情境中,他們也有諸如思想、情感等許多困惑。不負時代與不負丹青兩者合為一體,應該是他們青春歲月的總課題。

今年的“大學生提名展”題為“青澀創想:我和我的祖國”,在為學子們提供一個廣闊平臺的同時,鼓勵他們“用優秀的藝術作品表達對祖國的熱愛與感激,用個性化的藝術創作歌頌偉大的時代”。他們的作品中確有一些尚未成熟的“青澀”,但這是挂著露水和孕育芬芳的“青澀”,我們有理由期待他們成為未來中國藝術成熟的果實。

始終堅持展覽的公益性原則

2009年的“大學生提名展”,繼續堅持公益性的原則,不收取參展者任何費用,以保證所有青年藝術才俊都有機會入展。

2009年的“大學生提名展”,繼續邀請院校領導或學科帶頭教師、成功藝術家、資深藝術評論家與知名策展人組成學術委員會,拋棄商業因素,單純從藝術的角度篩選、評選學生的作品鼓勵學生對作品藝術性的追求。

2009年的“大學生提名展”,繼續倡導成功藝術家與社會機構提攜年輕藝術家。在獲得巨人投資慷慨相助的同時,首位資助“大學生提名展”的外籍人士迪特•容(Dieter Jung),馬琳、徐累、楊飛雲四位先生作為2009年“大學生提名展”的授獎藝術家,將通過創作指導等多種方式來提攜青年藝術人才的成長。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致辭


 巨人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程晨發言

 

1   2   3   4   5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2009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 [專稿] 2008大學生年度提名展開幕
· [專稿] 2008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正式啟動
· 青澀創想計劃——2007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 2007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