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侯瀚如:里昂雙年展正面臨重大自我變革的挑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26 11:22:55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受邀的中國藝術家

李明維

1964年出生於中國台灣

居住和工作于美國紐約和伯克利

通過和世界各地的居民、場所和機構協作,李明維在交流私人體驗的基礎上創造裝置藝術作品。這些持續進行的互動式行為由私人故事、記憶和偶然事件組成,在被李明維納入作品後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最多樣化和最引人注目的一面。

林明弘(Michael Lin)

1964年出生於東京

居住和工作于台北、上海和巴黎

林明弘以其大型的裝飾性裝置而知名,其作品主要是為潛在的會議場所設計的。他將在本屆雙年展上展出作品《一日之別》(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這個裝置融合了音樂、影像和表演因素,將上海某家雜貨店裏的商品合成了一個非常精確的時空膠囊(time capsule)。這些商品經過藝術家的整理、歸類和存檔,以其明顯的正式品質被放在組成框架的木箱裏展覽。

林一林

1964年出生於中國廣州

居住和工作于紐約和廣州

林一林以其對城市空間的介入而進入公眾視野。在一個知名的作品中,他將一堵墻的磚一塊一塊地搬到城市另一邊,穿越馬路、場所和廣場 – 所引起的交通阻斷很少,卻引起了大量疑問。在本屆雙年展上,他將展出一個新的街道行為藝術作品“一天”(One Day),揭示了當代中國快速變化的城市社會中人際關係的荒謬性。

劉慶元&Yah

1972年出生於中國重慶

居住和工作于中國廣州

劉慶元通常採用木刻版畫技術創作。他的作品描述了來自傳統中國文化的影像,但卻具有反諷意味。他正和Yah一起為本屆雙年展構思裝置作品“只是城市Only City”(“Only”也是“Lyon”打亂後組成的詞彙)。這件作品是當代城市的一個真正隱喻:一個巨大的長達20米的眼睛,融合了里昂、北京和藝術家所居住城市廣州的相關因素。

曾建華(Tsang Kinwah)

1976年出生於中國廣東

目前在香港居住和工作

曾建華的墻紙按照威廉·莫裏斯(William Morris)的裝飾藝術風格精心製作,將字母文字組織成詩意的樣式。像自由歡呼一樣,曾的花卉展現出一種瑣碎的詞彙表,和渲染主題的精美性決然不同。

黃永砯

1954年出生於中國廈門

目前在巴黎居住和工作

黃永砯融合了新媒介,能夠嫺熟地駕馭東西方影響。在本屆雙年展上,他將重新裝置作品“金頭”(Tête d’Or)(2004年),這件作品是為2004年里昂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裏裏外外”(Le Moine et le Démon)展覽設計的。它是一個宋代涼亭的複製品,坐落在展覽館樓頂上,對望著附近的金頭公園(Tête d’Or Park),外面刷滿了金漆。“金頭”涉及到一個都市傳聞:據説一位猶太定居者在1853年曾將一個基督的金頭埋在公園內。

西京人(Xijing Men)

2007年組建的一個團體,包括:

陳劭雄

1962年出生於中國汕頭

現在廣州居住和工作

小澤剛

196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

現在東京居住和工作

金泓錫

1964年出生於南韓首爾

也在此居住和工作

北京的字面意思是“北方的首都”;南京是“南方的首都”,而東京則是“東方的首都”。這樣就留下了西京 – “西方的首都”,這就是西京人(南韓金泓錫、中國陳劭雄和日本小澤剛)決定逐步打造的。通過視頻播放以及在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同時舉辦西京奧運會等項目,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讓西京作為一個羽翼豐滿的城市,納入Google的虛擬世界中。在本屆雙年展上,他們將把西京的構建推到下一個階段 – 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楊潔蒼

于1956年出生於中國佛山

現居住和工作于巴黎和海德堡

楊潔蒼的主要焦點之一就是“在當代的框架和背景中運用中國傳統思想的繪畫和美學”。他的作品 – 無論是繪畫、拼貼、多媒體裝置、表演、雕塑或原地裝置 – 都將道家思想、解構策略、他當紅衛兵時就持有的離經叛道的態度以及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跨國流浪者的個人體驗有力融合在一起,所有的這些因素都使他具備了這種融合能力。

陽江小組

于2002年成立的一個群體,包括:

鄭國谷

于1970年出生於中國陽江

陳再炎

1971年出生於中國陽春

孫慶麟

1970年出生於中國陽江

居住和工作于陽江

在陽江這個距離中國南部大城市較遠的地方,受極度不穩定、流動和衝突性的社會環境啟發,這個群體創造的裝置、行為藝術和建築都具有強烈的反常性和顛覆性,且充滿了幽默和嘲諷。在中國和“國際”傳統元素的扭曲下,如書法、繪畫、園藝、現成品、後現代建築等,這個小組在鄭國谷的帶領下不斷創造出打破既定秩序的行為、裝置和建築,以顛覆傳統的價值和法則。由此,他們希望為創造性建立一個“另類”空間,試圖證明在反抗既定秩序的支配下能夠設計和建立真正自由的社會模型和文化創作。

受邀藝術家:

Adel Abdesemed

Bani Abidi

Maria Thereza Alves

Fikret Atay

Bik Van Der Pol

Pedro Cabrita Reis

Sophie Dejode &

Bertrand Lac ombe

Jimmie Durham

Latifa Echakhch

Mounir Fatmi

Dora Garcia

Shilpa Gupta

Ha Za Vu Zu

HeHe

Oliver Hering

Takahiro Iwasa ki

KU SWIDANANTO A.K.A. JOMPET

Leopold Kesler

Ian Kiaer

李明維(Lee Mingwei)

Mark Lewis

林明弘(Michael Lin)

林一林(Lin Yilin)

劉慶元(Liu Qingyuan) &Yah

Barry McGee

Robert Milin

Carlos Motta

Wangechi Mutu

Eko Nugroho

Adrian Paci

Dan Perjovschi

Société Réaliste

Oliver Resler

Pedro Reyes

Rigo 23

Sarkis

Katerina Seda

Sarah Sze

曾建華(Tsang Kinwah)

UN NOUS

Eulàlia Valdosera

Agnès Varda

Wong Hoy Cheong

黃永砯(Huang Yongping)

西京人(Xijing Men)

楊潔蒼(YANG Jiechang)

陽江小組(Ya ngjiang Group)

L’école du maga Sin

(截至2009年6月1日的名單)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里昂雙年展9月16日開幕 侯瀚如擔任策展人
· 侯瀚如將負責里昂雙年展
· 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藝術品不只是商品
· 第十屆哈瓦那雙年展將於3月27日舉行
· 第九屆沙加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