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意派——世紀思維”當代藝術展在京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31 20:12: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5月31日,由高名潞先生策劃,今日美術館主辦、墻美術館、紅磚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意派——世紀思維”當代藝術展在今日美術館和墻美術館同時開幕。高名潞現當代藝術研究所作為協辦機構也參與了展覽的具體策劃工作。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八十位藝術家,攜二百餘件作品參加了本次展覽,作品囊括了繪畫、雕塑、裝置、建築、影像等不同媒介。今日美術館還特別推出了長期陳列展,展出蔡國強、徐冰、谷文達、黃永砯、張洹、張培力等六位藝術家的作品。

“意派”是高名潞先生在2007年提出的一個美學概念,《意派論》一書則是對這個概念的純粹理論性闡釋,本書也于5月31日前出版,所以,視覺與理論文本的結合使得學術性成為這次展覽的主要亮點。今年恰恰又是全球經濟危機逐漸蔓延的一年,當代藝術也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中進入轉折期。今日美術館在這時主辦這樣一個以學術性為主的大型展覽,將推動當代藝術向學術積累階段轉型。  

“意派”是一個反再現的創作論。“再現”這個20世紀西方藝術原理已經禁錮了中國藝術一個世紀,今天仍然是束縛中國當代藝術家創造力的主要障礙。“再現”不是中國的傳統,東方的傳統是意在言外、意在象外和意在理外。而意在言外也是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憧憬的境界。 所以,意派的目標就是建樹一種超越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觀念主義的新思維,因為這些“主義”實際上都是建立在“再現”基本原理之上的創作觀念。 全球化和都市主義成為20世紀末的最強勢理論。這個理論是後現代觀念主義的變體,是跨國資本及其話語的再現,也是文化産業化的絕唱。它以“人類大同”為口號,但是其結果是抹煞了區域文化的傳承和在地的歷史邏輯。

全球化和都市主義的話語不僅已經潛在地控制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整體景觀,同時也已成為阻礙21世紀新藝術發展的滯後性時尚意識。

“意派”是一種表現社會聲音、哲學思考和藝術批評的自由方法,它將打破美學和社會的分離。事實上,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國藝術家創作了一批具有“意派”特點的作品併發表了有關宣言和陳述。總結和展示他們的思想和創作成果,梳理出一個內在發展邏輯,非常必要。同時,一些年輕藝術家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發展和探索。“意派:世紀思維”的展覽策劃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的。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次展覽策展人高名潞講話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意派——世紀思維”當代藝術展
· 中國當代藝術集體“大閱兵”
· “中際論壇”中國當代藝術之旅(多圖)
· 【視頻】媒體招待會"中國當代藝術·國際論壇"
· “中國當代藝術·國際論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