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經濟危機中,倫敦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在這樣的時候,巴黎正試圖趁虛而入,撼動倫敦作為全球藝術中心的位置。至少,一些重要的拍賣已經移師法國——比如剛剛結束的伊夫-聖洛朗拍賣。
上個月在巴黎進行的聖羅蘭拍賣拍賣一共收穫了3.45億英鎊,並創造了獨立藏家作品拍賣前所未有的銷售記錄。這次拍賣的巨大成功讓巴黎又重燃起了昔日曾經輝煌夢想,法國一些樂觀的藝術圈內人士認為,時代已經改變,而信貸緊縮和全球經濟衰退造成的傾斜應該會讓更多的份額進入巴黎。比如,樂觀的法國雜誌Le Nouvel Observateur就説,聖羅蘭銷售的成功表明,巴黎在這場危機中可以做得很好,事情在巴黎進行會顯得更容易——相比于已經陷入絕境的倫敦來説。該雜誌説,倫敦的前景是暗淡的。
法國藝術投資專家Fabien Bouglé説,英鎊下跌將使歐洲收藏家打消在英國出售作品的意圖。 “一年前,我毫不猶豫地建議我的客戶在倫敦出售, ”他説, “而現在,匯率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個讓法國樂觀的原因是——曾經一度非常壯觀的對當代藝術的市場需求已經下降,而這正是倫敦的特産,現在投資者把目光轉向了更安全,經過歷史推敲的作品(往往是已經去世很久藝術家的作品)。只要把今年開始以來在佳士得和蘇富比的拍賣進行比較就不難得出上面的結論,他們的當代主題都有遠低於期待的收益告終,而來自印象派等經典作品主題拍賣的收益就看不出受到多大的影響,還有不少甚至超出了預先的估計。
然而,經濟學家認為,很多嚴格的法規仍然會繼續阻礙藝術投資者在法國投資。許多人説,從長遠來看,威脅倫敦和紐約至高無上藝術地位的並非巴黎,而是一些新興的經濟體,比如中國和中東。
在經濟高度繁榮的2007年,全球藝術市場的交易額為419億歐元,這當中紐約控制著百分之四十五的份額,而倫敦的份額約為百分之三十。而巴黎,這個曾經的藝術世界中心,只佔有百分之六。
蘇富比的法國負責人Guullaume Cerutti就對巴黎可以超越倫敦表示懷疑,他説:“我認為,也許標桿會向巴黎偏一點點,但你不能指望一夜間就趕上30或40年的差距。”
上週五在一份分析歐洲藝術博覽會的報告中,藝術經濟學家Clare McAndrew強調説:“如果以拍賣份額來確定藝術中心的話,那不妨把眼光投向中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中國的藝術品銷售份額佔了全世界的8%,達到了38億歐元,這是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藝術市場-拍賣轉移到新的中心。我國8百分之全球市場,年銷售額€ 38億美元,而10年前,中國還幾乎沒有這樣的一個市場存在。”
“我認為在未來的20年裏,這樣的趨勢還將繼續下去,將來全世界可能會出現6個藝術銷售中心,不會只有倫敦和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