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梵谷名作現身全球最大藝博會 TEFAF期待中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7 10:12:20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TEFAF展覽會上展出的瓷器

  第22屆歐洲藝術和古董展覽會展品價值10億美元

  “來自中國內地的參觀者多嗎?”

  “屈指可數,我們于去年在上海設立了中國代表處,就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藝術家和收藏家來TEFAF。”

  TEFAF(The European Fine Art and Antiques Fair,歐洲藝術和古董展覽會),是全球最大規模、最有影響力的、以大師作品和古董為主的藝博盛會,市場上流通的17-20世紀初大師原作,有70%可以在TEFAF上看到;TEFAF,是全球,特別是歐洲收藏家、藝術經銷商的大聚會,一直以來被視為“待售的博物館”。3月12日,在僅對媒體和貴賓開放的預展上,執行主席、來自倫敦的東方古董收藏家本·簡森(Ben Janssens)如此回答記者提問。

  2500萬凡·高之作佔首位

  于3月13日至22日在荷蘭南部小城馬斯特裏赫特舉行的第22屆TEFAF吸引了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239個參展商,展出總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各自經典,包括歐洲各個時期的繪畫、素描、版畫、雕塑、古董、傢具、瓷器、珠寶等。畢加索、莫奈、夏加爾、倫勃朗、賈格梅蒂、米羅、康定斯基等都在展覽名冊中。標價2500萬歐元的凡·高作品《聖保羅醫院的公園》是此次展品中售價最高之作,其他重要展品還包括邁克爾·史維特斯的油畫《洗衣日》、卡米羅·畢沙羅的印象派作品《厄哈格尼的牧場》、安迪·沃霍爾《朋克頭自畫像系列》之一的《暗光自畫像》(標價380萬歐元)、西元前945-715年間埃及製造的阿蒙神銅像(標價290萬歐元)、荷蘭藝術家羅蘭特·沙瓦瑞《黑駿馬和馬伕》(標價60萬歐元)等。

  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馬城藝博會,最早以繪畫和古董兩個獨立博覽會分別展出,直到1988年才正式“合二為一”啟用“TEFAF”之名;1991年開始增設現當代藝術,之後一年珠寶也出現在博覽會上。而今年,展會上又出現了攝影和設計專區。本·簡森否認這樣的改變是糟糕的經濟形勢所致:“展品的種類不斷擴大,是與參展商和購買者的需求直接相關的。”他頗為堅決地表示,這是TEFAF的推陳出新。

  由155位國際專家組成的25個專業委員會保證了參展機構的高層次和參展藝術品的真實性和高品質,“我們是根據參展機構名望聲譽、經營歷史長短、經營作品的價值等各因素來嚴格考核參展資格。”本·簡森介紹説。

  蔡國強爆破畫

  85萬歐元待售

  至今沒有來自中國內地的參展商參加過TEFAF,而前往TEFAF參觀購買的中國面孔也絕對是“珍稀動物”。然而,以“經營中國貨”進場的歐美參展商有14家之多。

  中國古董必然是“座上客”,展會上有多個經營中國漢唐陶器、明清瓷器、清朝“外銷畫”等的參展商。

  在現當代繪畫作品方面,可以看到由瑞士參展商展出的中國三位王姓畫家組合“3W”的作品《帝王堂會》、由美國紐約展商展出的中國實驗藝術家谷文達的“水墨偽文字”作品。蔡國強紙上火藥爆破作品《春秋雲煙》由比利時某展商以85萬歐元標價拋售。

  “至今還沒有任何中國收藏家、畫廊或者收藏機構向我們提出參展申請。”本·簡森在採訪中表示,他不僅希望在明年會有來自中國內地的參展商,更期待TEFAF也能分享到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一匙羹”。

  自2008年TEFAF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之後,就有首批中國內地人士來到TEFAF觀摩,“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收藏家、博物館,因為我們這裡有全球最有價值的古董和藝術品。”(發自馬斯特裏赫特)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