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2009成都雙年展:要災區汽車 拒絕“大頭娃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6 13:11:15 | 文章來源: 成都商報

 

     展覽時間

  今年7月28日開幕

  前日記者獲悉,經過數月籌備,3月7日到9日,重慶美術館館長馮斌,與專程從北京飛來的著名美術批評家、策展人賈方舟、鄒躍進三位策展人聚首世紀城新會展中心,策劃落實了2009年第四屆成都雙年展相關事宜。受成都國際會展中心董事長、成都現代藝術館館長、成都雙年展主席鄧鴻之邀,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美術館館長馮斌出任藝術總監。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定於7月28日在世紀城新會展中心2號館開幕,8月28日閉幕。本屆雙年展由“主題展”和“新人特展”兩部分組成,共120位參展藝術家,其中“主題展”邀請70位藝術家參展,“新人特展”部分展出50位藝術潛力新人的作品。

  前日下午,成都雙年展主席鄧鴻表示,去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全球性金融危機波及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又呈現明顯下滑———一切似乎都可以成為推遲或不舉辦第四屆成都雙年展的理由。但他表示:儘管有金融危機影響,但用幾百萬元來資助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對公司來説完全有這個實力;另外,成都雙年展是一個常設性的學術雙年展,本身就不應該中斷……最後他強調“正是有了汶川大地震這樣的背景,成都雙年展才要按時舉辦,讓更多人看到成都的文化藝術吸納能力,讓大家對成都充滿信心———我們就是要用實際行動來為成都加油。”

 

  展覽主題

  命題作文 敘事中國

  第四屆成都雙年展與以往成功舉辦的三屆成都雙年展有什麼區別,最大的特點在哪?馮斌、賈方舟和鄒躍進都表示,此次雙年展嚴格來説就像是一次“命題作文”:圍繞“敘事中國”的主題,用藝術關注、思考和審視中國30年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變遷。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經濟、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兩位策展人賈方舟、鄒躍進告訴記者,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中國社會和文化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大的變化對於藝術界和每個藝術家來説,也是一種莫大的創作資源。”

 

  展覽內容

  要災區汽車 不要“大頭娃娃”

  記者了解到,本屆雙年展展出的作品將包括油畫、水墨、雕塑、攝影、影像、裝置等。鄒躍進和馮斌透露:去年汶川大地震的作品要參加展覽,而且數量肯定不止是一件作品或一個藝術家參展。鄒躍進表示,他們已經與一些藝術家進行了接觸,現在可以透露一位藝術家從汶川大地震災區找到的一輛汽車將被加工製作成一件參展作品,而另有一位藝術家的很特別的地震雕塑作品也將參展。

  另外,策展人團隊還對外透露了一個重要資訊:本屆雙年展原則上將拒絕接納“大頭娃娃”樣式的繪畫作品。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大多數繪畫“大頭娃娃”作品的都是“80後”藝術家,比如: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的孫鵬飛,生於1983年;在2007年第三屆成都雙年展中參加新人新作展時以大頭娃娃形象作品參展的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生郝建濤,生於1982年;同樣參加了第三屆成都雙年展而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的閆誼,生於1985年……之前記者也曾就此採訪過相關美術評論家,大多數美術評論家認為,畫這樣的作品對他們這些“80後”藝術院校學生來説,其實很正常———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卡通、漫畫本來就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同時也有不少評論家認為,藝術創作應該有其獨創性和更深入的思想性,僅僅以油畫的形式,而沒有更深地挖掘作品的內涵,對藝術家來説是一種局限,同時,如果油畫卡通化成為一種氾濫,也表現出藝術家個性的缺乏……

  對此,馮斌、賈方舟和鄒躍進都認為,“大頭娃娃”這樣的卡通式繪畫作品現在已經到了幾近氾濫的地步,不符合成都雙年展學術創新發展的要求,所以不再接納這類作品參展。他們表示,希望參展藝術家們在創作上有更多思考,用更獨特的創作方式或藝術語言來盡情表達,展開創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