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朱其:圓明園獸頭掀起的“去恥”運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04 00:02:25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在中國的媒體宣傳上,西方藝術的一切仿佛都是完美文明的化身,從西方的藝術家人格、西方的藝術雙年展以及西方普遍的藝術修養。但這次佳士得拍賣圓明園的獸頭傷了很多中國人的心,要求奪回鴉片戰爭後的被掠文物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實際上是一場歷史記憶的“去恥”運動。

從藝術的角度,圓明園的獸頭只是一般水準的環境工藝雕塑。如果不是為了“去恥”,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要花這麼多錢買回來。這組獸頭的每件市場價最初只有一千五美元,現在暴漲到幾千萬歐元,最初的始作俑者是保利集團。若干年前將獸頭當作國寶,不惜千金志在必得,當作一件鴉片戰爭雪恥壯舉來對待,當年中國媒體一呼百應,成為風光一時的事件。由此圓明園獸頭在國際拍賣市場的標價也如火箭般上竄為天價。這個天價實際上是中國人自己哄抬上去的,西方人由此發現一個新的暴利拍賣品種:愛國主義拍品。

什麼叫“愛國主義拍品”,即這件待售的拍賣品本身實際上並沒有藝術史價值,只是因為它成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感情和屈辱記憶的象徵,所以這個國家富有的愛國者總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買回母國,一旦重歸故里,舉國上下好像內心獲得了一次極爽的精神治療,揮之不去的夢魘從心頭祛除,長期的歷史壓抑感就此消失。西方人因此發現了一件大生意,利用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可以掙大錢。我們的民族勝利了!我們的民族真的勝利了?

其實遊戲還沒有結束,國際拍賣市場上的西方抄家準備將獸頭以更高的愛國主義價格,賣給中國的愛國者。在這場遊戲中,我覺得頭腦最清醒的是歐洲幾大博物館的館長。據報道,館長們很擔心這次中國抗議奏效,如果法國判決歐洲歸還殖民地時期掠奪的文物,這個判例成為西方社會接受的新標準的話,意味著西方幾大古代博物館像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以及法國的盧浮宮內的三分之一展廳將空無一物。

幾大文明古國的藝術,如埃及的古代壁畫雕刻、裝飾性棺木和木乃伊,是遠古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印度許多傑出的佛教雕塑和廟宇局部的結構,日本、南韓不錯的佛教繪畫、浮世繪和工藝品,最好的可能都不在本國,而是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或者法國的盧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不少中國宋元明清的傑作,比如米芾的山水畫、明代吳門畫派以及清代的《乾隆南巡圖》長卷系列中的幾件,米芾的山水畫中國自己也找不出幾幅。這些畫大都是晚清和民國初期被掠奪或以極底的價格買到美國的。

而歐洲重要的博物館幾乎能看到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等各大洲的古代藝術史傑作。當然,大部分作品都是殖民主義的掠奪手段獲得的,這構成了裝點西方文明的藝術聖地。西方藝術史的代表作更是大部分長期陳列展出,即使不是代表作至少有一件代表藝術家的次要作品。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長期陳列甚至在歐洲各國的中等美術館都有,這是西方社會民眾藝術素養極高的原因。

西方藝術公眾教育的奧秘正在於國民美術館體系的發達,即使不是學藝術專業的人,他只要花二個月時間將歐美主要博物館參觀一遍,就能完成藝術史的自學。中國的國民藝術教育為什麼上不去,二、三流藝術家為什麼在中國總能欺世盜名,受到藝術市場、大眾媒體和官方體制盲目追捧?主要原因是中國卻乏西方那樣的囊括人類藝術史精華的國民美術館體系,公眾、官員、媒體和企業家缺乏藝術史的美術館參觀啟蒙。

奇怪的是,中國目前連自己的藝術史傑作都做不到長期陳列。不要説普通公眾,就是美術史的一般專業人員也看不到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文物,只有一些文博專家才能看。這實際上是造成中國藝術教育長期落後的主要原因,而以現在的國力,做到這一點並不難。所以,真正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事情,是像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盧浮宮那樣,建立中國藝術史傑作長期陳列的國家博物館,並對國民免費開放。在這樣的美術史聖地,愛國主義想不油然而生都不可能。

我為國家文物局宣佈不購買兩件獸頭拍手叫好,花費鉅資動用全國人民的感情去爭那幾個沒有藝術史價值的獸頭,偷著樂的恐怕是西方藝術市場的炒家。這次舉國上下不斷高漲的奪回“獸頭”情緒,實際上是圍繞著圓明園獸頭展開的一場“去恥”運動,隨著中國人的財富效應和崛起意識不斷放大,中國人的“去恥”運動也許在今後十年將一輪輪高漲。我們應該如何“去恥”,從而贏得世界的真正尊敬,這是值得中國人深思的!

2009年3月2日寫于望京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