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紐西蘭華人畫家曹俊:“混血”中國畫征服世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22 18:41:44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靜聽秋雨》

《敢向青天問明月》

他是一名理科大學畢業生,卻矢志不移地追逐著兒時的畫家夢;他19歲才知“宣紙”為何物,29歲時創作的作品卻已賣到20萬人民幣;正當藝術事業走上正軌漸入佳境時,他又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移居紐西蘭漂泊他鄉……

蘇中水鄉賦予他靈秀,泰山文化給予他厚重。曹俊,這位出生於姜堰農村的青年畫家,不斷追求創新,憑藉獨具“混血兒”之美的作品在國內外書畫界聲名鵲起。紐西蘭首相及外交、內政、文化和種族事務部長談起他,都充滿溢美之詞,稱讚他是“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為全體紐西蘭人做出了優秀的示範”。

2009年2月15日,由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紐西蘭駐華大使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紐西蘭認識中國——曹俊畫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開幕式上曹俊一聲:“中國美術館,我曹俊,真的來了”的吶喊響徹大廳。文化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等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名家,紐西蘭駐華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以及曹俊好友等400余人無不為他這登“高”一呼擊節叫好。

天賦異稟棄理從藝追逐兒時畫家夢

1966年4月,曹俊出生於姜堰市大鎮一個普通家庭。曹俊毫不諱言,家鄉的河水賦予激發他創作的靈性,故鄉的荷花給予他創作的素材。曹俊雖然年輕,但是,生於“揚州八怪”這一獨特的地域文化圈中,地域文化的熏陶以及所受的教育,使他擁有了與生俱來的文氣。

在曹俊的記憶中,兒時的他與那些整天奔跑打鬧的同齡孩子格格不入,受當教師的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拿粉筆涂涂畫畫。後來又癡迷于“躲”在家中研讀名家字帖,喜歡用毛筆蘸水默寫書法名家的傑作。那時,寫字和畫畫成為他最大的樂趣。

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學業負擔日益加重,曹俊對畫畫的癡迷也與日俱增,這引起父母的擔憂。曹俊回憶説,當時迫於父母的壓力,自己的書畫創作不得不從家中“轉戰”到課堂上。當時,老師經常可以逮到專心致志作畫的曹俊。

出生於南方的曹俊,從山東科技大學畢業後,曾被分配到山東泰山管理處工作,頗受齊魯文化的浸染。他曾親臨泰山摩崖碑刻,精研書學史論,參加過漢墓的考古發掘。其間,曹俊發表詩詞、散文及考古論文20余萬字。

1993年,曹俊棄理從藝,拜師當代畫“虎”名家馮大中先生研習翎毛走獸畫法。與此同時,他投師中央美術學院技法理論教授陳偉生先生學習藝用動物解剖,並接受了“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開始大量臨摹古代優秀的工筆畫作品,其中,兩宋院體畫對他影響尤深。

經過刻苦的專業訓練,曹俊的畫作開始在國內各著名藝術刊物上陸續刊登,他的名聲也在中國書畫界漸起。1999年9月,當曹俊還是中央美術學院的一名學生時,他的一幅習作《心弦和泉聲》就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性美展中展出。

峰迴路轉用中國筆墨感受紐西蘭風情

抑或是藝術的憧憬和理想無處宣泄,抑或如曹俊所言那時自己開始膨脹了。2002年,在妻子的陪伴下,處在事業上升期的曹俊毅然決然選擇離開故鄉,懷著對西方文化和藝術的期待,躊躇滿志地來到了南半球的紐西蘭。

然而,當踏上異鄉的土地時,曹俊卻發現眼前的一切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宛如夢境”。殘酷的現實將他拖出白日之夢,生活的現實逼迫夫妻必須出去找工作。妻子找到了工作,自己卻因為無人問津成為“待業”青年。曹俊説,那時,他徬徨在奧克蘭的街頭真不知何去何從……

在到達紐西蘭三個月之後,經受了生活中一個個打擊的曹俊,在異國他鄉第一次拿起畫筆。隨著筆尖在紙面上游弋,曹俊此刻終於發覺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未來的方向。從那時起,他手中的畫筆就再也沒有停歇。

異域風光給曹俊的創作帶來新的養分,更讓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中國畫。打工期間,曹俊歷時3個月創作了《國風》。2003年3月,曹俊首次參加紐西蘭美術展覽,擺放于側廳的《國風》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一位日本籍收藏家看到這幅“傲骨聳立、浩氣長存”的畫作後,情不自禁地在畫前鞠了三個躬,隨後,他找到館長,要求花高價買下這幅畫。此事引起當地媒體廣泛關注,也令曹俊一夜成名。

一次偶然的機會,曹俊結識了改變他一生的紐西蘭音樂家Gary。同樣身為藝術家的Gary十分欣賞曹俊作品中洋溢著的霸氣和才華,在他的幫助下,曹俊獲得了在紐西蘭著名藝術館舉辦為期一個月個人畫展的機會。

曹俊説,2005年5月讓他畢生難忘,他在紐西蘭奧克蘭首次舉辦了個人書畫藝術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畫展獲到了空前好評,中國畫的陰陽概念和曹俊大氣的畫風,一時間在紐西蘭藝術界引起極大反響。

當時,奧克蘭交響樂團特地為曹俊的畫展舉辦了專場音樂會,紐西蘭首相及外交、內政、文化和種族事務部長,中國駐奧總領事馬宗仁先生分別向他致信祝賀。此外,當地多家報刊電視臺也爭相報道畫展,曹俊的參展作品更被多國政要、名流及美術機構所收藏。

一個年輕的中國畫家在異國他鄉能有如此的轟動效應是罕見的。此間有評論指出,這一奇跡的出現,實際反映的是中國民族文化特別是中國民族繪畫獨特的風貌在全球語境下得以光大的可能。同時也給那些革故鼎新的中國畫家如何使自己的藝術走向世界提供了參照和思考。

藝術無疆畫作“混血兒”之美征服世界

曹俊把中國美術館視為藝術的“麥加”,首次回國在中國美術館辦個人畫展,他這樣描述自己等待批復時的心情:“微小的我,有時會失去勇氣。為了等待中國美術館的學術評審結果,我攜全家人躲到了一條遊輪上,切斷了一切與外界的通訊聯繫。後來,接到了中國美術館同意舉辦此次展覽的消息。這個消息,讓微小的我重新成為了大人。”

曹俊坦言,在紐西蘭畫出帶有中國特色的,同時又能表現紐西蘭自然風光特點的中國畫一直是他的夢想。

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能夠在紐西蘭這個國度進行藝術創作是幸運的。紐西蘭以發達的農牧業聞名於世,四季如春,風光宜人,人們可以在舒適恬淡的環境中悠然生活,恰如中國古代士大夫所期盼的田園意境,是個讀書、創作的好去處。在這片凈土,他不僅被異鄉的自然景觀所打動,而且可以獨立對許多中國藝術問題進行思考。

他介紹説,正是在國外的見聞讓他在依然迷戀傳統中國畫意境之靈動,造型之傳神,筆墨之高妙的同時,又不滿足於傳統中國畫中既有的表現手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曹俊選擇了東西方繪畫適度交融的審美取向。

正如紐西蘭駐華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所評價的那樣,“曹俊作為一位著名的紐西蘭華人藝術家,用中國的筆墨描繪著自己對紐西蘭的感受,創作了一批能讓西方人看懂並喜愛的中國畫。”

曹俊所畫能工能寫,題材多樣,而鍾情于荷花。他表示,選擇荷花是因為荷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而作為心性的寫照,曹俊筆下的荷花呈現出異樣的神采。

他的工筆動物畫創作時間雖然並不長,卻也獨具特色。對於自然景觀的表現,他沒有脫離傳統山水的勾皴點染技法,而畫境卻是具有紐西蘭的地域特色和異國情調。

毫無疑問,曹俊是一位既能把握機遇,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的具有創造精神的藝術家。我們很難用傳統的風格範疇對曹俊的作品進行界定。他以探索者的姿態和穩健的步伐,在踏踏實實地解讀創作路上遇到的課題。他把自己的藝術創作設置在傳統和現代的連接點上,置放在東西文化的交匯點上,顯示了他成為一位個性藝術家的創造力,同時也用那獨具“混血兒”之美的作品向世界述説著——“藝術,不分國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