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藝術市場2003年“非典”後的紅火,尤其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突飛猛進,作為藝術重要傳播媒介的藝術類雜誌可謂風生水起,從原來的十幾本、幾十本徒增至現在的幾百本,如此速度令業界咂舌。然而,去年下半年如排山倒海般的金融危機侵襲全球,藝術市場也難逃劫難,不僅拍賣市場上出現成交萎縮和價格下調的局面,同樣伴隨當代藝術的火爆而誕生的畫廊、藝術機構也都紛紛開始縮減開支甚至停業休整。廣告、宣傳費用此時此刻自是首當其衝,不是削就是砍。
如此一來,從出生就活得頗為緊張的內地藝術媒體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在危機面前,他們的生存能力將經受莫大的考驗。作為中國藝術市場頗為壯觀的一個群體,聽聽他們的心聲和應對之策對於中國藝術市場的未來頗具意義。
關注當代藝術的價值判斷
薑湯認為,一方面,當代藝術目前正處在全球性的困惑期;另一方面未來當代藝術的走向,面臨全新的局面,會有更多的收藏群體進入。因此,雜誌關注當代藝術的價值判斷,將從兩個方面對當代藝術延伸:一、對當代藝術的自身價值的判斷;二、對其與新的産業的關係做説明。
他認為當代藝術是創意産業之母。中國目前正面臨産業升級的問題。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搞創意産業,但什麼是創意産業?怎麼搞?卻不清楚。他指出,當代藝術客觀上給創意産業帶來支撐。
價值評估為內容重點
已經出了4期的《頂層》雜誌,有兩個特色欄目:“頂層評估報告”與“頂層論壇”。對此,薑湯表示,他們將對市值在100萬元以上的每一個藝術家進行評判。評估最重要的是方法:參照美術史的脈絡,把藝術家的作品擺進去比較,如果是獨創的,就有價值。他認為,差異化在當代性中是最重要的。如王廣義的作品,是安迪?沃霍的翻版,這在90年代有意義,但現在再做類似的作品就沒有意義了。而據他們的評估,F4都面臨這個問題。他強調,評估體系有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一、有沒有差異;二、差異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他還透露,評估機構是獨立的機構,從事藝術家檔案的收集整理。
雜誌背後的商業架構
薑湯還介紹,雜誌的承辦定位頂層文化機構是股份制的實體,還擁有頂層畫廊。每年雜誌的營運費用600萬元。頂層文化還會辦一本消費類的《休閒》雜誌,將其盈利補貼學術性雜誌《頂層》。而《頂層》本身也有造血功能,做奢侈品、高檔消費品廣告。雜誌的發行採用寄送方式,並在七、八個城市直投。
薑湯還表示,財經界的朋友應該關注藝術,這是未來資本大量沉澱的領域。忽視這個領域,是對原始股視而不見。比如中國家庭室內的墻上,沒有原創作品。五星級酒店也是如此。他認為,在家庭開支中,藝術品收藏的開支應該佔10%。而今後酒店是不是五星級,判斷標準或許會看它是否懸挂原創藝術品。雖然目前的精英群體對此還很漠視,中國的富豪花上億的錢裝修房子,但裏面陳列的藝術品全是贗品,文化上還是農民。但這個現象將很快被改變。而他所掌握的數據表明,當代藝術中相當一部分作品,每年增值30%。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藝術中國的立場,也不代表藝術中國的價值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