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曾慶國油畫個展:情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1-14 11:45:0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一直致力於發現並推出當代藝術新銳的北京新時代畫廊,將於2008年12月6日舉辦藝術家“曾慶國個展”。

  此次展覽的主題是“情境”(Emotional Situation)。它源於藝術家境由心造,融情于物,情景交融。藝術家以微觀的視角觀察宇宙萬象,創造出一個個靈動的內在世界。這是心境、物境和事物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藝術家以中國傳統式的屏風、門、窗等的意象,構成對空間的虛擬有機分割;以寫實的手法,展現著自然界那些所謂“低等”、“無視”的小昆蟲——一個個靈魂飄逸的生命精靈,那些畫面的主角;散漫、靜謐、流動的光,“一種運動,一種震顫,一種穿透的慾望”(曾慶國語),給予畫面深邃神秘的虛幻空間;典雅沉穩的色調,生成靜寂朦朧的意境。這是一個別樣的情境世界,我們似曾相識而又陌生。那虛幻、空靈、靜謐,那舞動的精靈、淡淡的光芒,幽秘的空間,撫慰著人的心靈。滌蕩著內在的心靈,感動著萬物的感動。

  作品中那飛翔的“低等”的小生物和虛幻“無生命”的物質,生成一種密切的關係和有機的生命統一體。體現了一切物質是有生命的──一種泛神論的信念與態度,即人,可以與萬物進行交流。它們透視出我們的世界,承載著我們的思想,寄託著我們的情感,這是一個靈異奇光、無限生動、變幻莫測而又和諧統一的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就有“對自然世界之敬意與惜物貴物之精神”。中國先哲之自然觀,表現在中國人對自然的審美感情,即視自然萬物皆含德性,人與自然皆直接感通,且人當對自然有情,人在日常生活中亦重在順自然而生活等。藝術家從微觀的視角,巧妙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造境根基與藝術功能,創造出一種“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尋找著天人合一的觀念。

  也許,人與人、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共生,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追求;生活的“無為”與恬靜淡泊,成為現代生活的另一種追求情境。在一個物欲橫流、繁華喧鬧的社會中,以“無為”為樂的哲學家們的理想生活,似乎更能達到一種終極價值與目的。在自己所營造的情境世界中,象那些舞動的精靈,自由地飛翔,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生活,體味著當代人、當代生活的內心追求與感受。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情境——曾慶國油畫個展
· [專稿] 用另一隻眼睛看中國當代藝術
· [專稿] 緣分新媒體藝術空間——Beat Kuert個展
· [專稿] 另一種方式——杭州實驗藝術展
· [專稿]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顧雄、楊述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