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劉永剛雕塑作品展在京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15 16:23: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拍攝


  站立的中國文字 崛起的民族精神——《站立:劉永剛雕塑作品展》在京開幕

  今天,旅德藝術家劉永剛終於完成了他長久以來的構想,將他的“站立的文字”一個一個地聳立在中華世紀壇廣場。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當代雕塑史上份量最重、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和展覽時間最長的一次廣場個人雕塑作品展示。自2008年10月15日持續到11月12日的此次展覽,展示了劉永剛的最新藝術成就。在藝術家這次以“站立”為主題所創作的系列作品中,78件大體量、極富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與中華世紀壇廣場融匯在一起,一方面讓觀者通過大規模的雕塑陳列感受到作品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傳達了作品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交融,展現出自信、強大、包容的民族精神。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一直以來都在關注當代藝術的發展,並積極參與中外當代藝術的交流。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也致力於為像劉永剛先生這樣的認真、嚴謹且富有藝術成果的藝術家提供優質的展示平臺和專業支援,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與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今天的中華世紀壇廣場仿佛成了一張巨大的畫紙,78件巨型墨玉石和彩色烤漆鋼鐵雕塑作品化作了濃墨重彩,像由一隻巨手潑灑而出,構成了一幅壯麗而恢弘的畫面。這次展覽似乎是期待中國“大國崛起”的熱情歡呼,也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深情抒發。“神州七號”的航太壯舉,引發了藝術家對祖國騰飛更豪邁的情思。劉永剛飽含激情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了一件高度6.9米的鋼鐵雕塑作品。作者為這件作品涂上了鮮紅的烤漆,將明亮的五顆五角星莊嚴地印到了上面,為這次展覽添添了一個高亢的音符,她恰像一道靈光,照亮了這次展覽的主題。

  劉永剛198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工作室,1990年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留學,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在大學畢業後,劉永剛的藝術創作成就在專業領域內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自1987年,劉永剛連續在全國大展中獲獎,成為大家所熟知的畫壇新秀。一幅《北薩拉的牧羊女》更是讓很多人記住了這位年輕、勤奮而又充滿了創造慾望與激情的油畫家。後來在紐倫堡美術學院學習期間,劉永剛又因突出的創作成績獲得“達納”一等獎,引起師生的好評。

  然而,這些成就並沒有成為劉永剛謀名牟利的“資本”,在藝術領域勇於探索、無所畏懼的劉永剛又開始了漫長的藝術征途。當他在西方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磨練之後,他發現,無論他接受誰的影響,自身的文化背景都在發揮著作用。這使他自覺地把視點轉向對中國文化的重新審視。

  站在西方反觀東方,使他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視角和明確的意識,深感中國的文字具有非凡的藝術感染力。於是,他開始研究每個歷史時期的中國文字和每個華夏民族的文字,研究文字的演變,研究文字的組合,文字形式的變化和形式本身所構成的獨立的美,並把這種美提煉出來,進行藝術的再創作。這種對文字的再創造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又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



  劉永剛從造型的角度對中國文字做出自己獨特的闡釋。劉永剛對文字的探索,從書寫開始,但沒有止于平面的書法層面,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對“字形”、“字象”的體悟中,並從中發現文字的構成因素和視覺力量。他將文字在結構上加以改變,並將它們引入空間,讓它們從平面上站立起來,立體地在空間中傳達自己的意向,展示自己魅力。他的這種對漢字富有創意的“再造”,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視角,而且對於我們思考中國文字的獨特性打開了一條新思路。

  著名美術評論家水天中評價劉永剛的作品時充滿激情地寫到:“偉大的藝術創造都具有連結歷史與未來、自然與人文的精神,埃及金字塔、復活節島的石雕和中國的長城都具有這樣的特質。劉永剛以文字為資源的這一組石雕以紀念碑式的昂然氣度樹立在蒼茫大地,將極大地補充近現代中國雕塑所缺乏的文化份量與形式力度。劉永剛的作品使人聯想起那些偉大的藝術創造。”

  觀賞劉永剛的雕塑展覽,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站立”的文字,更是一個強盛民族的脊梁!因此,可以説,這次展覽是譜寫給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自強不息的大無畏精神的頌歌,是奉獻于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的一份讚禮!

劉永剛簡介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雕塑家郭建永個展
· [專稿] 夏陽雕塑個展
· [專稿] 我——馮義瑩雕塑作品展
· [專稿] 石頭青年——張寧雕塑個展
· [專稿] 石頭青年——張寧雕塑個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