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有象無形——閻洪子明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13 10:09:2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黃金地帶.53x35cmx4.紙上綜合材料.2008

  有象無形——閻洪子明作品展

  閻洪子明,河南藝術家。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習,對儒釋道文化的研究,都在他的這批抽象藝術作品裏體現。

  閻洪子明這些年開始了布面丙烯綜合材料創作,他成功地鑿通了東方傳統和西方圖式學之間的邊界。他的作品所傳遞的是一種東方精神和西方文化相交疊之後的視覺新體驗。

  如以《詩經》的“賦”、“比”、“興”作比,閻洪子明玩的便是“興”,亦有些類似禪宗公案中“機”,“使人思而得之”,且不按牌理出牌。他自小便酷愛中國傳統文化,畫意很中國,一如蛋白質,低調、安靜。其畫,不明就算了,猜了也許更糊塗,若能便是享受藝術一次。

  大象無形兮,我獨立;大音希聲兮,我獨泣;茫茫人海兮,無知己。讀經誦曲,賞海棠蕙蘭而心曠神怡,聽玄音絲竹乃自在欣喜,聞百花之芬芳。覽古今之博學。道無窮而苦學,拜蒼天以謝兮。——閻洪子明

  開幕時間:2008年11月22日19:30開始

  展覽時間:2008年11月22日-2008年12月5日

  展覽地點:“...尚畫廊”

  地址:上海市光複路1號四行倉庫5樓529室

  電話:86-21-63815758 63819928 13061621246

  E-mail: hollyz_art@126.com

  www.3shangart.com

  Great works of arts must be without definite form--- Exhibit of Yan,Hongziming

  Yan,Hongziming, an artist from Henan province. His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ts,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ill be shown in these abstract works of art.

  Great works of arts is without definite form, and I stand alone.

  Great music is almost soundless, and I sob secretly.

  Reading classics, chanting poems, appreciating Chinese flowing crabapple and orchid, enjoying music, I feel carefree and joyous.

  Smelling the fragrance of the flowers, indulging in various knowledge, studying the infinite arts, I can not thank Heaven enough!

  The great sound seems soundless. The great image seems formless. I perceive all this forlornly and alone. Reading the ancient classics and chanting prayers, enjoying blossoms in bloom and music in play. Learning knowledge from immemorial. I play tribute to heaven for all the grace.

  By_ Yan,Hongziming

  Openning Reception:19:30, 22th,Nov,2008

  Exhibition Perid: 22th,Nov - 5th, Dec. 2008

  Venue: … Shang Gallery, Rm 529, Sihang Depot, 1 Guangfu Lu, Near Xizang Lu,Shanghai

  More info: 63815758, 63819928, 13061621246,hollyz_art@126.com, www.3shangart.com

閻洪子明

1978年生於河南原陽

現居鄭州

個展:

2007年7月 上海閒人藝術畫廊 “力量的本原”

群展:

2007年12月 上海熏衣社畫廊 回顧展 白日夢”

2008年7月 湖北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自由活動”:年青藝術家項目展

Yan,Hongziming

was born in 1978,living in Zhengzhou

Solo Exhibitions:

July 2007 “Origin of Strenght” at Diogenes’s Barrel Gallery in Shanghai

Group Exhibition:

December 2007 “Day Dream”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at Shun Art Gallery in Shanghai

July 2008 “Free Activity”:a project of young artists Art Centre of Fine Arts Literature In Hubei

  對:“禪道”思想的後現代闡釋

  文:席格

  東郭子向莊子問詢道在哪時,莊子語出驚人,説道可以在螻蟻,可以在稊稗,可以在瓦甓,也可以在屎溺。這種“目即道存”的道家哲學,直接影響了中國傳統藝術對如何借助具象來展現“大道”探求。由於山水以形媚道,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山水佔據主導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但由於體道境界的差異,同是山水卻又各有妙處,神似而形異。事實上,莊子已明確告訴人們作為眾妙之門的道,無所不在。“道生萬物”,理應如此。而山水又何以能引得畫家情有獨衷?大概是出於山水形美的緣故吧。是否入畫家法眼的必須是形美之物呢?未必如此,蘇東坡之枯木怪石便是明證。進而言之,枯木也好,怪石也罷,並非直接入畫,均已成為畫家心中的意象之物。那麼,萬物之本的“道”與後現代藝術遭遇時將會是一番何等景象呢?

  杜尚的現成品藝術、達達主義者們的拼貼創作,對於抱定傳統藝術觀念的人們來説,無論如何也無法見其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之所在。確實,誰又能夠説清楚倒過來的馬桶究竟會帶給欣賞者什麼美感?乍看子明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魏晉書者何處去》、《畫的重疊》等作品時,或許會在腦海裏閃現這不過是帶有中國元素的拼貼的觀念。果真如此嗎?猶豫之際駐足玩味,會驀然發現原來恍惚中別有韻味。現實感觸的質感與平面影像之間存在著嚴重的錯位,錯位中蘊含的就是子明對事實真相的尋找,對生活之真的探求,對道的追問。

  道家的道無所不在,釋家的禪又何嘗不是如此?禪宗公案中有這樣一則對話:有僧人問:“佛法的大意是什麼?”法常禪師回答:“蒲花和柳絮,竹針和麻線。”道與禪,並非神秘莫測,道在萬物,禪在生活,二者均可于當下去體悟。至於道與禪所藏身之物,既並非全是美善之物,也並非全是藝術家所創造的神似之物。《佛經考古説》、《禪花》等便是借助黃土、麻線、棋子、衣物、報紙等現成品與書法、篆刻、油畫、工筆畫等藝術品,來作為悟道體禪的筌。子明的創作顯然已經突破了所謂中西畫法的界限,將其自然而然地打通為一,並非是毫無內涵與深意的做秀,而是他長時間對中國傳統哲理體悟的後現代表述。這必須細細玩味。 中國古代畫家對花草的執著,或是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響,借梅、蘭、竹、菊、荷花等暗喻自己的人格;或是受道家思想影響,山水體“道”,展現人與自然的合一;或是受禪宗影響,借助幾株花草來蘊含整個宇宙的生命氣息,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但畫家們都無外乎是借助自然來展現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感悟、對“道”的體悟。這種繪畫傳統可以説已經潛移默化到了中國畫家的骨髓之中,成為一種潛在的定式。這一方面為畫家提高自己的藝術境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途徑,一方面也限制了畫家對藝術傳統的突圍。

  子明雖外表文弱,但骨子裏卻充滿了一種源於自信的霸氣與狂妄。因而,他敢於喝祖罵佛,敢於表現自己,標榜自我。尤其是在他習禪之後,人生境界為之提升,畫風也驟然大變。禪使他于外界的浮躁中保持清靜的自我,洗去先前的狂躁,而增加一份深沉。但並非陷於一種傳統的枯寂感,而是通過生命的碰撞展現一種對生命的深度思考。

  這些曾經綻放的美麗只能進入生命的輪迴。這就將為花草繪畫帶入了一個新的向度,即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再思考。由於中國畫學依託于中國哲學,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依然是呈現天人合一的思想,人能夠忘情于山水,山水可遊、可居;同樣,人也能夠任性于花草,花草盡顯人之性情。而這種思想的前提是人與自然的現實關係能夠和睦相處。當下我們所處的時代卻是另一番景象。人,原本屬於大自然的成員,已徹底走向與自然的對立,自然之母成為人徹底征服的對象,結果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嚴重惡化。子明運用繪畫的方式,將殘酷的現實用一種唯美的方式展現出現,無疑具有強烈的對比意義。子明的這種思考,無疑充滿了濃郁的當代氣息。“感恩•生靈”,確是耐人玩味。

  子明將佛家對生命的關愛充分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以恬靜的方式把人帶入幸福的多姿多彩的夢幻之中。夢,作為被壓抑的潛意識的釋放,是捉摸不定的,並由此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暗示和解讀。現實中,我們可以向周公諮詢夢的徵兆,卜問吉兇。但我們卻無法直接進入他人的夢境,作為一個清醒的觀察者去審視他人的夢。子明卻以一個夢遊者姿態,通過線條將我們慢慢拉進他們的夢境,使我們獲得了“遊夢”的機會。,你到底是美夢連連,是夢回千古,是夢通五經,是夢裏飛仙,還是遊夢驚魂 席格于河南社科院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閻洪子明作品
· 閻洪子明作品
· 閻洪子明作品
· [專稿] 虛迷——王頡油畫個展
· [專稿] 綺城——周吉榮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