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電子媒體”繪畫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9-25 16:34:0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3、策展方式

  以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學術主管盧星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碩士段君為聯合策展人,邀請6-8位長期從事熒屏繪畫的青年實力派藝術家,在2008上海電子藝術節期間舉行以“電子媒體”為主題的繪畫群展,以架上作品為主。

 

  展覽主題定為:電子媒體

  主題闡釋:

  由於特殊的成像和展播方式,電視、電影、錄影、網路等電子或數字媒體為當代社會提供的圖像,在視覺觀感上完全不同於以往。比如目前網路上的圖片或錄影視頻,因為受到傳播光纜和存儲空間的限制,圖像一般都是低像素的,在顯示屏上會出現較大的顆粒和強烈的模糊感。電視熒屏也不時會因為顯像管故障或器件老化,意外産生一些異樣的圖像。這些現象只有在電子和數字時代才會出現。對圖像極其敏感的畫家們注意到這些現象,並嘗試以繪畫的方式將其描繪出來,無疑極大地擴展了繪畫語言發展的空間。

 
孫遜作品


  “電子媒體”繪畫展主題闡述

  “電子媒體”繪畫,即以繪畫模擬電視畫面、電影螢幕、錄影截圖和網路圖片等電子媒體的圖像效果。熒屏繪畫的意義在兩個方面:1、繪畫語言上的進展,2、繪畫圖像內容的擴展。

  由於特殊的成像和展播方式,電視、電影、錄影、網路等電子或數字媒體為當代社會提供的圖像,在視覺觀感上完全不同於以往。比如目前網路上的圖片或錄影視頻,因為受到傳播光纜和存儲空間的限制,圖像一般都是低像素的,在顯示屏上會出現較大的顆粒和強烈的模糊感。電視熒屏也不時會因為顯像管故障或器件老化,意外産生一些異樣的圖像。這些現象只有在電子和數字時代才會出現。

  對圖像極其敏感的畫家們注意到這些現象,並嘗試以繪畫的方式將其描繪出來,無疑極大地擴展了繪畫語言發展的空間。金陽平模擬電視機因顯像管老化或信號干擾而出現問題的熒屏畫面,謝曹閩表現網路上的低像素圖片,沈曉閩輸出網路下載未完成的視頻截圖,吳明暉用多幅水墨繪製電影的單幀畫面,孫堯依據照片的繪畫也沾有電子圖像的氣息,康世偉則直接描摹他自己過去拍攝的錄影。

  回想19世紀晚期,新印象派發明點彩,把未經調和的原色緊密並置在畫布上,完全靠色彩本身的混合和閃爍,在人類的視網膜上産生效果,令人震驚,併為藝術史貢獻出新的繪畫語言。今天看來,新印象派如同數字方程式般的點彩方法,不僅在畫面的構成上極類似“電子媒體”繪畫,而且在藝術的整體上也達到了某種詩意的效果。

  與新印象派相比,“電子媒體”繪畫有更為可靠和直觀的視覺經驗作為參照,可以更好地處理畫面。它們的共同點在於,二者都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未來感。新印象派出現的背景是當時科學界在光學和色彩研究等方面的進展,熒屏繪畫則同20世紀下半葉高新科技的突飛猛進密切相關。電子和數字媒體的高速發展,使人類切實享受到科技進步的成果。新媒體藝術已經以網路藝術等方式來關注當代,熒屏繪畫則以古老的繪畫來討論電子和數字時代的視覺景觀。

  熒屏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圖像資訊不停地展播,我們對熒屏的觀看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視覺經驗,它甚至已經超過對自然景象的注視。以熒屏繪畫為代表的“電子媒體”繪畫展不僅反映人類普遍的視覺經驗,更在於思考對熒屏的大量觀看是否會妨礙到我們注意其他的圖像。

  中國當代繪畫在語言上的困境,根植于深層次的內容貧乏。當代繪畫普遍的符號複製,抽離了圖像的內涵和背景,將圖像發展成為僵死的商標。熒屏繪畫對電子或數字圖像的擇取,具有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它涉及到全球政治和經濟、身體與視覺,以及不同意識形態間的激烈碰撞。

余旭鴻 光與影—遷徙 布面油畫 150x200cm 2007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第三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 [專稿] 第三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 [專稿]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A+A’2008
· [專稿] 上海多倫現代藝術館 升溫展
· 多倫多大型藝術博覽會 實力派華裔作品受矚目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