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朱屺瞻藝術館甘肅上海書畫交流活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7-16 09:21:1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絲綢之路協會書畫名家巡展部分藝術家簡介

  序言
  環境的影響對一個藝術家來説是極為至關重要的,中外文化藝術發展史上,真正偉大的藝術家,無疑都是他們所處環境造就的。他們的作品,越是透射出強烈的地域特色,就越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從而也就越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西部在絲綢之路協會藝術家的視野中,所呈現的渾厚與深沉、博大與凝重、荒寒蒼涼、純樸溫馨、親近善良的特點,既是地理的又更是一種精神的概念,正因如此,關注西部題材的繪畫作品被打上深刻的理性烙印,從而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和藝術分辨特徵。

  于忠正

  曾任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甘肅省政協常委等職。現任甘肅絲綢之路協會執行會長、甘肅省書法家協會顧問。

  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級書法大展,獲紀念毛澤東誕生110週年全國書畫大賽特別金獎,第二屆“羲之獎”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優秀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夕陽紅全國老年書畫大賽三等獎等多項獎項。多幅作品被收入《全國黨政幹部書法大賽獲獎作品集》、《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中國當代書法家圖鑒辭典》等專集。不少書法作品被省市圖書館、博物館、大專院校收藏,其代表作品毛澤東詩詞書法長卷毛主席紀念堂永久收藏。

  2004年12月,由中國國畫家協會、《中國書畫報》、東方漢風書畫藝術研究院主辦,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監製出版的中國書畫百傑《于忠正書法作品選——中國郵政明信片一套》正式發行,于忠正同志的藝術生涯走向了頂峰。

  楊志印

  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甘肅飛天畫會會長,西部書畫院院長,原甘肅人民出版社美術副編審。

  作品具有濃郁的西部生活氣息和地區特色,在水墨畫上大膽探索創新,獨創了“衝墨法”及“皺紙法”,用這些新畫法創作的動物特別是駱駝,皮毛別具厚重茸軟的質感;所畫的沙漠、雪山、草原等景觀,不僅展現了西部山川特有的雄渾、遼闊、峻峭的氣勢,而且極富質感和韻味。作品被很多國家和地區收藏,傳略列入多部名人辭典之中,出版有《畫家楊志印》《楊志印畫選》。

  楊志印先生名列“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的中國畫大家”,其作品特別受到海外華人、港澳藏家的青睞,在北京、上海、香港的中國畫拍賣會上頻出佳績。先生潛心創作、遠離浮躁,在藝術上奠定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大家的地位,但由於其一貫的低調作風,作品現階段的經濟價值遠未于其藝術價值成正比,尚有極大的市場上升空間。

  何聚川

  何裕,字聚川,晚號竹節館主。1921年12月生於甘肅臨洮。自幼受家庭薰陶喜受書法,1948年秋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國文係,在校長期間得黎錦熙、王汝弼等人獎掖,得觀漢魏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跡,又從劉盼遂、陸宗達受文學、聲韻,訓詁之學。1948年任教蘭州大學中文系,請益於牟月秋、魏振皆,廣涉甲骨、金文、漢簡、敦煌寫經。擅諸體,喜作榜書,精於用筆,所作古拙樸茂,漢魏相參,渾然一體。 作品為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收藏或被刻碑,收入多種書法作品專集。七十年代後期專心於中國書法史並研習文學、史學、哲學、醫學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甘肅分會主席。

  身處書法之鄉的甘肅,何老的藝術地位不可撼動,其作品無論是在畫廊還是拍賣行都有驕人的成績。何老年近九旬,已鮮有創作大幅作品,但長年雕琢形成的大家風範,在書法藝術領域堪為彪炳。

  董兆惠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甘肅國畫院常務副院長 ,甘肅省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

  作為登堂入室的名家,董先生苦行僧般的勤奮、宗教徒般的虔誠和對藝術苛刻的唯美追求,在圈中有口皆碑。九九昆明世博會上“絲路花雨潤隴原”的敦煌園主題壁畫被中央電視臺、《中國畫報》專題介紹;以黃河水車為背景,西部漢子豪飲狂吼為主旨的《大河吼》入選中國美協2000年提名作品集;在中國美協、甘肅美協主辦的5•23全國美展中,經評委嚴格評選,作品《老街》獲惟一國畫類一等獎,年底《老街》再獲第四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同年《河源九月》入選第五屆全國工筆畫大展。董先生為皋蘭文廟作的畫釋儒家“六藝”是目前蘭州市最大的室內壁畫,被中華孔學會專家稱為闡釋孔子教育思想的藝術精品;《荷雨遺夢》深諳傳統藝術語言三昧,格調高古,被中國美協提名並出版作品集。

  董兆惠是一位全面發展的藝術家、工筆、寫意無所不能,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精,古典人物、現代人物都擅長表現,尤以仕女畫風見長。在北京和上海的大型書畫拍賣會上,董兆惠先生的作品被買家熱烈追捧,是近兩年市場表現最具有潛力的現代畫家之一。

  沈風濤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甘肅美協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文史館研究員。

  沈風濤師從近代著名國畫大家劉繼卣先生,在深得老師藝術真傳的同時,也繼承了其師獨行特立、朗朗自清的藝術風骨。沈先生曾説,畫家有“成功”的畫家,有不朽的畫家,所謂“成功”的畫家,是指那些名利雙收的畫家,只有用心血、用靈魂作畫,與時代和人民血肉相連的畫家才有可能成為“不朽”的畫家,書畫創作,其實是一項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業。正是在這樣的自我審視下,沈風濤先生潛心創作,不問窗外事,已然形成了個人以“羅漢”、“鍾馗”、“伏虎”為符號特徵的禪畫系列,作品自然天成,意境深遠。

  沈風濤先生是甘肅文人畫家的代表人物,作品散發著濃郁的生命感悟和人文思考,卓然脫俗,不染世塵,正是在這樣的現實氛圍裏,沈先生的畫作遠離喧囂的市場,作品價值遠沒有達到與其藝術水準相匹配的高度。

  王坤和

  文化部華僑聯合會中國徐悲鴻畫院特聘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長城畫院副院長,中國三峽畫院一級畫師、世界華僑人聯合總會藝委會理事、高級畫師,是國內極具潛力的實力派畫家之一。

  王坤和先生自幼習畫,幾十如一日筆耕不輟,數十次深入大山草原,戈壁沙漠,創作出了大量極富西部特色的山水畫作品,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從山水意境到筆墨情趣,都給人以不可替代的豐富感受。他同時也是一位花鳥畫家,尤以畫牡丹而聞名。

  先有人品,才有畫品,淳樸厚道的王坤和先生為人忠厚,謙和大度,始終堅持老老實實作人,踏踏實實作畫,贏得了廣大同行和書畫愛好者的高度讚譽。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並先後應邀出訪法國,德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北韓等國進行藝術交流,舉辦畫展,多副作品被國內外友人收藏。

  黎小麗

  中國書畫研究院一級創作員,甘肅省美協會員,西部書畫院、飛天畫院常務理事,甘肅省書畫研究院畫師。

  黎小麗是富有特色的西部畫家中突出的一位女畫家,她獨鍾西部情結,善攻葡萄,這為她贏得了獨特的藝術語言。她筆下的葡萄,有如瑪瑙,綠中泛黃、紅中透紫,在風與葉的融合衝撞下呈現出畫家自我凈化昇華的衝動,同時透射出人與自然溝通所獲得的極大滿足和撫慰。她的繪畫作品,就是她熱情厚實人格的直接體現,她的人格,亦就是筆下葡萄情結最透徹、最富表現力的外在形式。

  黎小麗在執著于西部題材繪畫創作的同時,自然不斷地吸取西洋畫法,講究暈染、肌理製作、豐富飽滿的色度與厚實的體積感、微妙微肖的光感等特點,以一個女性藝術家的視角賦予作品一種理想色彩。憑藉濃郁的西部畫風和強烈的個性,黎小麗筆下的葡萄深受大眾喜愛,作品榮獲全國世紀杯書畫展二等獎、“西部崛起八省邀請展”銅獎,國畫《貓趣圖》入選“紀念徐悲鴻誕辰110週年國際著名美術家作品展”,《秋實圖》《秋趣》被中央電視臺、聶榮臻紀念館收藏。



于忠正50 字 68×68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水禾田—油彩山水畫展
· [專稿] “亂碼”由金個展
· [專稿] “縱橫”劉偉個展
· [專稿] 蔣志個展
· [專稿] 東鹍 高萌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