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都會叢林綠色奧運藝術特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6-12 10:10:3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吳炫三作品
圓滿
130x130x38cm
木雕
2003年

  作為著名的旅美、旅法前輩華人藝術家,來自台灣的吳炫三經過數十載的辛勤耕耘,以其傑出的藝術成就建立了堅實的國際聲譽。但由於常年創作、活動於海外,中國大陸的藝術愛好者與公眾鮮有機會領略其獨特的藝術創造與魅力。 為此北京橋藝術中心和尚元素藝術館力邀吳炫三(A-Sun Wu)先生分別於6月14日——7月14日(橋藝術中心)和6月19日——7月19號(尚元素藝術館)舉辦“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會叢林綠色奧運”藝術特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共同分享藝術家無窮的奇思妙想,感受自然的神秘靈性與生命力,經歷一次充滿異域風情的人類文化之旅。

  縱觀整個當代華人藝術界,其中不乏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異類”,但像吳炫三這樣擁有傳奇般的人生經歷的藝術家,卻也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吳炫三1942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一個護林員家庭,在父親嚴格的管教和繁重的農務中度過了童年時代。青年時期,吳炫三受到恩師陳敬輝的鼓勵開始學習繪畫,走上開始了藝術生涯。從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之後,吳炫三懷揣著藝術理想遠赴西班牙求學,就讀于馬德里皇家藝術學院油畫專業,之後又輾轉前往美國,一邊開著計程車辛苦維持生計,一邊抽出全部的業餘時間進行創作和學習。在這段時間,吳炫三系統的接觸、學習、研究了歐洲與美國的現代藝術,為其一生的藝術創作定下了基調。然而自1979年始,吳炫三才真正意義上的開始了自己傳奇般的人生旅程和藝術實踐。由於自幼生活在宜蘭青蔥翠綠的田野鄉間,吳炫三自然而然的在心靈深處孕育出對於大自然的親近與熱愛。與此同時,許多現代藝術大師都對原始藝術推崇備至並從中汲取豐富的藝術靈感。受此兩個方面因素的激勵,吳炫三開始了一段影響終身的世界原始文明探險之旅——在近20年的時間裏,他先後走訪了非洲、南太平洋、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印加、馬雅等地區,其後繼續轉往美國印第安文化地區、西北部落伊奴族和愛斯基摩、亞馬遜河流域,再延伸至南太平洋的亞美尼亞、波利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澳洲、紐西蘭,最後回到台灣原住居民地區。在這些人類文明的“蠻荒地帶”,吳炫三體驗了熱帶島嶼溫暖的陽光徐徐的椰風,感受了撒哈拉大沙漠灼人的熱浪、蔽日的黃沙,既聆聽了西非洲部族急促歡快的悅耳鼓聲,又目睹了印加文明早已逝去的榮耀與高貴……其間吳炫三將自己的整個身心都交予自然,聆聽心靈深處對於自我的召喚,體悟到最為複雜奧妙的生命意義。作為一個“文明世界”的公民,他更是在這種現代與古老,進步與原始的二元世界的激烈碰撞中找到了一個藝術家的使命與追求——讓人類重新獲得自由。

  人與自然、人與人、靈與肉這三重關係,既是人類生命存在的全部內容,也是人類藝術創作永恒的母體。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産力低下和科技落後,人類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繁衍。因此,這一時期人類形成了以氏族為核心的群體性的社會結構,通過相互間團結緊密的合作,共同完成征服自然這一歷史命題。這時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呈現出一種高度緊密的關係和狀態。隨著社會和歷史的進步,到了現代社會人類生産力水準已經高度發達。尤其是機械的發明和使用將人類不可挽回的帶入了工業時代。自此人類已經能夠極大的根據自身的意志來改變和塑造自然,成為了自然的主宰。但是工業文明的一大後果便是産生了人、社會、自然及其之間關係的異化——信仰與道德的缺失,人際之間的疏離與隔膜,環境遭到污染與破壞——即是説人與自然、人與人、靈與肉這三者之間原本緊密和諧的共生關係被工業文明強行的破壞和割裂了。作為一個生長在現代社會中同時又切身體驗、認知過現代與原始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態的生命個體,吳炫三敏銳而強烈的感受到了二者之間巨大的鴻溝。如何讓人從一種內化的異化狀態中覺醒和重獲新生?如何讓每一個人的心靈能夠在大自然中再一次自由的擁抱、歡笑、歌唱、奔跑?這是吳炫三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命題。最後,吳炫三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式——用純真的心靈與情感,以藝術為媒介,讓人類和世界重新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和諧。由此吳炫三站在了一個宏觀的人類文明的立場,通過對兩種文明形態的整合來逐漸消弭現代社會深處的傷痕與裂隙,重建人、社會、自然三者的歷史坐標,這也是吳炫三藝術創作不變的精神根源和最終訴求。

  此次展覽主要呈現了吳炫三近30年來創作的繪畫及部分雕塑佳作。在繪畫作品中,吳炫三將結構性的半抽象造型方式與原始藝術精髓相結合,依靠動與靜、快與慢、明與暗等節奏的變化與控制將明快絢麗的色彩、粗獷而利落的線條塗抹于畫布、樹皮、木板以及各種織物之上,生動的描繪出了陽光、沙灘、叢林等自然風光以及自由生長的世間眾生。 而雕塑作品則是直接從非洲傳統木雕藝術中汲取靈感,通過對各種破損棄置的工業廢品進行加工、焊接,再涂上分別代表生命、力量與和平的紅黑白三色,構造出一件件生動幽默又富於天真趣味的動物和人物形象。雖然自踏上藝術道路之日起,吳炫三至今已運用各種方式與媒材創作了近萬件作品,但無論作品主題、形式、風格等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卻是吳炫三對於自然與生命根植於心的熱愛與歌頌。

  吳炫三簡歷
  1942 出生於台灣
  1968 畢業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
  1971 赴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就讀並於1973年畢業
  1973 國立西班牙色拉蒙卡博士班研究
  1974-1977 美國研究
  1979-1980 非洲研究
  1982-1984 中南美洲亞瑪遜河及巴西研究
  1984-1985 再度進入非洲研究
  1987-1989 至南太平洋群島研究生活在伊利安加雅部落中
  1990-1991 北極愛斯基摩部落研究
  1992-1995 再度進入南太平洋諸島研究
  1990- 至今 居於巴黎與台灣之間



吳炫三作品
西西裏島的女娘Sicile ' 01
159x150cm
印度布T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中心與邊緣:從ABC到XYZ
· [專稿]谷歌馬賽克 喬安•馮特古貝爾塔
· [專稿]肖雄作品展
· [專稿]林天苗裝置作品展
· [專稿]尹俊油畫展——哭泣的力量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