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陳錦芳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6-12 09:39: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陳錦芳的藝術與奧運——“陳錦芳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2005-2010”中國展

  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臨近之際,橋藝術中心力邀著名旅美藝術家陳錦芳博士于2008年6月14日—8月-日舉辦“陳錦芳的藝術與奧運”個展。此次展覽既是“陳錦芳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2005-2010”中國展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陳錦芳博士在中國舉辦的第一次個展,對於藝術家個人以及中國的藝術與文化界都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大事。

  藝術家及思想家陳錦芳博士1936年生於台灣,青年時赴法留學深造,同時進行藝術創作與文化研究。經過長時間的藝術探索、積累和思考,陳錦芳逐漸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藝術面貌,被國際著名藝術批評家Lawrence Jeppson命名為“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細言之,則是通過典型的後現代藝術手法——如挪用、置換、拼貼、並置、變形——等手法,將古今中外人類藝術、文化歷史長河中出現的各種圖像元素(尤其是廣為流傳的經典圖像)進行整合,開創出一種時空交錯並行,想像天馬行空的獨特視覺表現。不僅如此,陳錦芳更是集印象派、後印象派等現代繪畫語言之大成,在創作中隨心所欲的運用不同類型的風格,微妙的筆觸、色彩,獨特的畫面效果來構造他奇思妙想的精神世界。他也因此被譽為被譽為“後現代文化先驅”。

  1969年,陳錦芳建立了稱為“五次元世界文化觀”的藝術/哲學理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陳錦芳系統的梳理和分析了東西方人類文明的産生、演化,將整個人類文明史分為了 “文”,“道”,“理”,“力”,“愛”5個階段。

  在經歷了漫長的進化和洗禮之後,當代的人類社會正處在第五個階段,即“以愛為宗”的人類文明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internet)的普及,地球上的物理距離在瞬間被消弭,從此人類得以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和溝通,世界上的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個體和族群被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彼此聯動的整體。麥克-盧漢的“地球村”理論清楚的向我們闡明當今的世界,“全球化”(globalization)已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主流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語境當中,整個人類活動所呈現出的是一種整合式互動發展:來自不同地區的多元文明依靠科技的支撐,不斷的碰撞、融合,直至最後在全體人類所共識和遵從的“普世價值”之上形成屬於全體人類的“世界文明”。而在這些“普世價值”中,“愛”便是其中之要義。縱觀東西方文明淵源,“愛”這一觀念一直是東西方各自文明精神的核心要素之所在——基督教“博愛”的主張、儒家“仁”的精神、佛教“慈悲”的訴求等,都是建立在對全體人類的深切關懷和尊重的基石之上。陳錦芳通過對人類文明歷史的全面理解與深刻洞悉,將“愛”的觀念作為整合當今時代諸種文明的鑰匙,以多元融合的文化為手段,借由自己的藝術實踐,以期實現“以愛為宗,人類大同”這一偉大夢想。因而在此一背景之下,陳錦芳進一步的提出了“靈體”(Soulware)的概念。“我們需要一種愛及修身養性的文化,不只‘硬體’與‘軟體’,還需要‘靈體’(Soulware)”,意即是通過“人文,文化及心靈上的進步”讓全體人類真正達成相互間的寬容、理解和關愛。至此陳錦芳將人類藝術發展從“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為人生而藝術”(art for life’s sake)推向了“為人類而藝術”(art for humanity’s sake )的更高追求。陳錦芳也因此在2001年獲得“聯合國之友”頒發的“全球寬容獎”,成為“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以表彰他“當全球快速改變且加劇緊張之際”,“促進對殊異多元的尊重以及在人民與人民間建立親善橋梁之努力”,“以及整生奉獻與和平、寬容及愛的工作”。

  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主要是陳錦芳于新進創作的“奧運系列”近70副繪畫作品。在留法期間對相關文獻和歷史的研究當中,陳錦芳發現顧拜旦爵士創辦復興古代希臘奧運精神的現代奧運會時所倡導的和平、和諧、公平、團結的訴求,將其從單純的“為運動而運動”(sports for sports’ sake)的競技賽事導向了“為人類而運動”(sports for humanity’s sake)的更加崇高的理想和願景,這恰好與自己“以愛為宗”,“為人類而藝術”的藝術理想不謀而合。受此啟發,陳錦芳以現代奧運會題材,用其2001年集錦的畫布作為背景進行大膽創作,形成趣味橫生的畫面效果。與此同時,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浸淫的陳錦芳,還在作品中大量的運用了京劇臉譜、天壇、漢字等典型圖像和中國文化符號,透過一幅幅東西文化的完美交融,既是“向顧拜旦的深摯致敬,也是向奧運的獻禮,更是向古希臘的奧運文明及目前的現代奧運文化的歌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中心與邊緣:從ABC到XYZ
· [專稿]谷歌馬賽克 喬安•馮特古貝爾塔
· [專稿]肖雄作品展
· [專稿]林天苗裝置作品展
· [專稿]尹俊油畫展——哭泣的力量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