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新媒體藝術的前世今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3-19 09:02:51 | 文章來源: 東方視覺

  毫無疑問新媒體藝術是個相對而言的詞彙,現今被大家習以為常的創作門類在其誕生之初都是被看做新媒體的。從上個世紀以來,新媒體藝術就被特指為與科技發展,尤其是與電子科技發生關係的一種藝術創作門類。

  與科技聯姻的新生兒

  
像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存在一樣,一些人賴以創生的工具往往是另一些人熱衷的玩具,新媒體藝術正是那些“不務正業”的藝術家像玩具發明者一樣搞出來的。時至今日,這個門類在其最早的繁榮地的發展基本經過了三個階段,並在與社會各方的互動中呈現出不同的質感。

  20世紀初的先鋒藝術時期:機械時代、電影時代。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實驗藝術時期:電子、電視時代。

  20世紀80年代至今:數位時代、電腦時代、網路時代。

  早期的創作只是些非常稀少的個體性行為,因為那個時候無論是在創作環境、相關資助和傳播渠道方面基本上都處在原始狀態。真正的新媒體藝術萌發期應該是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最大的平臺支援就是大眾電視網路的普及覆蓋。

  藝術創作和傳播渠道的高端化引發了眾多的興趣,許多的著名博物館如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惠特尼美術館等開始收藏並展示這些藝術品,相關的培訓、服務和研究機構和傳媒系統也是日益完備。這樣的一個生態鏈的搭建完成也就具備了商業介入的前提,畫廊和博覽會中新媒體藝術已經是聲勢頗大,來自科技和藝術結合的衝動正刺激著藝術家和商家。翻看近幾年這方面的贊助商,你會看到蘋果電腦、SONY公司、CANON公司、IBM公司等一片電子科技的大鱷。

  所以説這個方面的探索顯然從來都不缺少支援者,但是其在藝術拍賣公司中出現卻的確是個姍姍來遲的項目,蘇富比和佳士得公司對這個門類的信心也是最近才開始顯現。


  中國新媒體藝術尚在起步

  中國新媒體藝術的起步是相對較晚的,基本上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才有藝術家涉及這個方面,基本上是説我們一開始就進入了西方同行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所以相對來説有些先天不足。在這個方面有所建樹的藝術家比如張培力、楊福東、周嘯虎、馮夢波等人,人數少的可憐。

  在展示和推介方面,目前國內也基本上搭建了一個學術大展、商業推介、學術論壇和傳媒出版的生態鏈,上海雙年展是在這個方面貢獻頗多的大型展示活動,最近啟動的每年一屆的新媒體藝術論壇在學術和傳播方面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畫廊、博覽會和後來跟進的拍賣機構對這個門類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正是這些組成了中國新媒體藝術存在和發展的硬體。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張培力:已有藏家開始新媒體藝術收藏
· 新媒體藝術如何收藏
· 成投資新寵 新媒體藝術市場需要支援和培育
· 2007中日韓新媒體藝術展
· 西班牙新媒體藝術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