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自我經驗》青年藝術家聯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3-03 14:02: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自我經驗》青年藝術家聯展
  2008.3.08-2008.4.20
  開幕式:2008年3月8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草場地主空間 A & B
  參展藝術家:鮑永亮、畢建業、陳勇為、黃亮、李演、梁冰、林芳所、盧徵遠、駱海銘/裘世明、歐文婷、 尉洪磊/關小、葉楠、周軼倫

  策展人:陳海濤

  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2008年推出的第一個展覽,是以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拉開帷幕。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藝術家們不缺少敏銳、能量、意志力、衝動、激情、創造力甚至荷爾蒙,他們對自身有著強烈的表現欲,尊重自己的感知,不厭其煩地陳述著懵懂的自我經驗。這些經驗來自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知覺……或許並不完善,但他們勤於探討。他們對週遭的一切所在發出疑問:“經驗”僅僅是自我的嗎?智慧的起點在何處?思維的終極在哪?真實存在嗎?現實可靠嗎?

  這些年輕人運用了不同的媒介來投射自己,言説著莫可名狀的神秘感:

  畢建業臆造了一個人人嚮往的樂園,沒有慌張,無需煩惱,傲慢地任想像無拘無束地馳騁;黃亮在許多現實與不現實的場景中創造出他的自我世界,表現手法上則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語言手法的訴求上;李演放任自己像個編輯一樣工作,把每幅畫當作組成他作品的碎片,最後把這些碎片根據他認為合理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周軼倫的作品,是對於性的無限可能性的探討和常規倫理觀的一個挑釁。這幾人雖然都是延續著傳統的架上繪畫,但呈現的面貌各不相同,他們的作品或源於理智,或發自本能,都體現出一種強大的張力。

  鮑永亮的3D作品,高超地暗藏了很多黑洞,來陳述人們在城市茂密樓宇間的迷失,以及對於迷失的留戀;陳勇為將手繪動畫置於一個廢氣場所的窗戶上,以室內的安寧來反襯窗外世界的瞬息萬變,有一種被欺騙的失落和恍惚;梁冰利用他所掌握的社會規則和享有的權利,使商品和藝術品的屬性相互置換,賦予了物品多種可能性;林芳所的錄影通過放大昆蟲的生物行為—啃食,來觀照人類自身的慾望;盧徵遠含混不清的情節性雕塑,游離在似是而非的故事中,如同靈魂游離於人的身體;駱海銘和裘世明以一座廢棄的照相館留存的資料為藍本,在封閉的空間裏演繹了一位農夫無始無終的勞作;歐文婷將個人隱私轉化為言語公之於眾,又在頃刻間抽離,充滿了若即若離的感性特質;尉洪磊和關小夫婦的黑白攝影蕩滌了歲月,使人們在現代環境中追憶人類古老的過去;葉楠在攝影中玩味著戲劇和死亡,使人們在他所設定的故事切片中欲罷不能,試圖證明人們的自由就像演習一樣,只是個徒勞的遊戲。

  藝術家們集體意淫著內心鏡面背後照射出的他者的影像,他們遠離表像獨自思考,向一切既定的價值體系發起挑戰,而在眼下逐一展開的,是他們還未走完的道路。

  站台中國2008年初又擴大規模,將草場地空間的A,B兩個主展廳的展覽面積闊增到1500平方米。此次《自我經驗》青年藝術家聯展將在新擴大的A,B空間展出,展覽于2008年3月8日下午3點開幕,展期持續到2008年4月20日。



航太“飛機”
燈箱
鮑永亮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Gallery Gora
· [專稿] 紅門畫廊——不同的視角
· [專稿] 《存在·現在》三人作品展
· [專稿] 《很.,很...》——多媒體九人群展
· [專稿] 王中華新加坡個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