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葉錦添個人藝術展”今日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12-05 17:18:4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拍攝






  聆聽“寂靜” 感受“幻象”

  從獲得奧斯卡獎的“最佳藝術指導”,到一下子推出大規模純藝術展藝術家,葉錦添完成的“轉型”在大眾眼裏不免令人驚訝,但是在他自己看來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説藝術展覽的醞釀期,可以説是從出生到現在,但是始終沒有機會去做

  從2007年12月5日起至2008年1月3日,由頂級珠寶品牌CHOW TAI FOOK FINE JEWELLERY獨家贊助的葉錦添個人藝術展「寂靜.幻象」將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行。葉錦添先生將帶領觀眾,完成“從遠古到未來的精神之旅”。此次展覽帶給觀眾的並非是為人熟悉的、令人炫目的服裝系列,相反,這是一個有關傾聽內心聲音的純藝術展,葉錦添創作的大型雕塑作品以及影像裝置將在展覽中首次亮相。

  其中引人矚目的還有一件龍形鑽石首飾——“睡龍吟 Dragon dreams”,是由葉錦添親自設計,且被CHOW TAI FOOK FINE JEWELLERY的天驕DIVENUS系列所收藏的龍形鑽石精品,也將在此次作品展覽中展出。

  “黑盒子”──遠古之夢

與  其説這是一個葉錦添的藝術展,不如説他在借助當代藝術的種種表現手段創造一個神奇夢幻的戲劇舞臺,講述一系列令人思考的故事。佔據今日美術館三層空間的作品無不演繹著“葉錦添式”的藝術語言流變過程,你會發覺,這位在舞臺布景及服裝設計公認的天才人士一直在關心著生活中的諸多細節,而這些則共同構建成“葉錦添美學”的一系列符號。

  今日美術館的主展廳被葉錦添包裹成一個巨大的“黑盒子”。黑色空間具有巨大的凝聚效果,“把人們帶到寂靜,黑色的時空很容易令人想到出生之前的久遠世界。”在這裡,唯一的燈光指向體量巨大的裝置作品《浮葉》,那是一個取材于遠古時代的瞬間,肢體背負著巨大的葉片,不知跑向何方。與之呼應的投影中,是不斷變換的雨意淋漓的圖像。

  “我營造一片夢境,那是存在於甚至所有生命體誕生之前的情景。你可以想到原始的叢林,樹影和風,這種洪荒世界裏的神秘圖像一直在吸引著我,它構成迴圈不息的詩,而又在敘述著異種同源、殊途同歸以及生命過程中宿命的味道。”

  遠古的夢境成為葉錦添藝術展的基調,而觀眾將從夢的開始,沿著美術館三層空間慢慢走向夢境以外的地方。葉錦添強調了裝置作品對人們視覺的“佔有”,他同時賦予《浮葉》以超級的體量。“葉子其實是沒有大小的。可是我把它放大到這樣不可忽視的位置,是在提問人與樹葉的關係,也在暗示著對迴圈不死之物的興趣。”

  “黑暗中的舞者”──誘惑之路

  此次藝術展上葉錦添帶來的巨大雕塑《夔》,其獨特甚至“怪異”的造型不免令人迷惑于它的緣起。“其實,還是小孩子時就會在頭腦中冒出各種怪物的樣子,我會把它畫下來。到了今天,它們又來找我,於是我開始就想在展覽中展出一個長有一千隻眼睛的怪獸。它腿很大手很小,仿佛是潛意識裏被一種力量破壞之後的樣子。不過,我擔心這樣的雕塑很難被觀眾理解和接受,最終還是決定用《夔》描述一個黑暗中的舞者,講一個有關誘惑的故事。”

  葉錦添一直迷戀《山海經》中的故事,雕塑《夔》取材于其中,它講述了人與慾望互相糾纏誘惑的關係。在這裡,太陽被描述成一個孩童般心智的“人”,在溫暖了萬物之後,他懶洋洋地躲回山洞,世界於是只留下一片淒涼。智慧的人類可是不能滿足這樣的風景,他們在山洞門口跳著各種舞蹈誘惑太陽出來,而太陽終於被炫目的舞姿吸引走出山洞,人間於是又出現了春天。

  “這是透視文明與希望關係的一件作品。與一開始營造的寂靜場景作為對比,在這裡我強調了動態關係。”可以很容易發現,葉錦添展示的4×6米的雕塑充滿了古希臘雕塑中的力量感,而螺旋式上升空間的營造又使之充滿了流動的感覺,“它”在不停行走之際又在尋找平衡的位置。同樣,葉錦添在雕塑周圍設計了影像裝置,那是“在樹影間閃爍的太陽。”葉錦添透露,這些圖像是他在拍攝電影《赤壁》過程中偶得的。“電影中有些鏡頭是在西陵旁邊取景。我每天回來都要經過這樣一處有些鬼氣的樹林,順手拍下來一些看似晃動的照片,後來在整理資料時發現剛好可以與《夔》的主題呼應。”

  影像雕塑──“等待”之美

  葉錦添先生的首次個展中,雕塑與影像裝置並置呼應成為貫穿始終的表達方式。而談到其雕塑的語言,葉錦添坦言學生時代遊歷歐洲的經歷,西方雕塑對他後來的藝術之路影響甚遠。

  在葉錦添看來,西方人體雕塑藝術經歷了四個高峰,第一個是古希臘時期的“恒靜”,和諧美;第二個是文藝復興時期,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激情與受苦生靈的身體美;第三個就是19世紀末,法國羅丹的率性與暴露真實狂態美;第四個則是體認現代人存在的虛無與孤獨的賈柯梅蒂。此次藝術展上,葉錦添的雕塑作品可以發現他對雕塑認知多年的沉潛,甚至不惜削減人的形體使空間充分異化以達到終極的敘述。他説,“在恒定狀態的前行,在殘酷甚至暴力裏的優雅都是我所感受到的人性,而從這樣很小的點出發,作品卻會因真實而變得巨大。”

  除了展現生命的掙扎過程,對人類慾望的描述成為葉錦添作品的又一主題。雕塑《原欲》,以及其優雅唯美的方式呈現出生命中“尚未發生,純凈無邪的心像”,而與其對應的作品《崩》則敘述了破碎之美,兩者並列很容易使人領略到青春消逝的迅疾和殘酷。值得注意的是,敏感於影像的葉錦添先生運用了大量巨幅照片來烘托主題,在他看來,“攝影,能成為一個抽象的窺探者,也就是説,它是人的內在觀念與行為,最深刻的檢視物。從攝影的經驗中,我嘗試去抓住一些真實的東西,無法解釋的部分卻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會一直吸引你的注意力,直到按下快門之時。人是一個活體,每分每秒變化,可是現代人卻活在照片的概念之中。”

  展覽的最終,葉錦添把大家帶到了一間只有一扇小窗的《等待室》。這間小屋,對應著入口處的“黑盒子”,稍有明亮但依舊孤獨。你也許可以把它看作這番心靈之旅的終極釋放,也可以看作是葉錦添先生對“自由”這一命題的提問。他透露,展覽曾經準備以《如果我自由了,你會來嗎?》命名,但是,“最好還是讓觀眾們對自由留下一些懸念吧!藝術家好像是一類邊緣人,可是敢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能否把內心的‘黑盒子’展現出來給所有人看?這在當代藝術界還是一件需要勇氣去做的事情。好在,我是誠懇的。”

  學術顧問:黃篤 凱倫•史密斯
  獨家贊助及首飾監製:CHOW TAI FOOK FINE JEWELLERY
  開幕酒會:2007年12月5日15:00pm..
  學術要討會:2007年12月5日16:30pm.
  展覽日期:2007年12月5日至2008年1月3日
  展覽地點:北京今日美術館
  電子郵件:pub.todayart@gmail.com
  電話:+8610-58760600-6035 網站:www.todayartmuseum.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北京今日美術館
  郵編:100022

 

 
 
1   2   3   4   5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北京今日美術館·首屆今日文獻展
· [專稿] 今日美術館——吳少英個展
· [專稿] 今日美術館——蘋果社區之夜
· [專稿] 今日美術館——克裏斯多夫•庫克個展
· [專題] 今日美術館—張東紅、呂順、景禹潮作品聯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