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無形之形——張羽、梁銓、劉旭光聯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11-05 17:03:20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無形之形——張羽、梁銓、劉旭光聯展”將於2007年11月24日下午三點在蘇河藝術(北京)開幕,該展覽將展出張羽、梁銓、劉旭光三位藝術家水墨、裝置等作品。

        張羽是中國實驗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的《靈光》系列以來,他就一直是一個形式上的開創者、理論上的建設者和活動上的組織者,在經歷了象徵、表現和意象的階段後,最終進入了抽象語境。而之後創作的《指印》系列,是畫家對日常的冥想做出的片段記錄,一方面,他是在當代視覺藝術中超越繪畫概念的與行為相關的藝術創作,另一方面它所體現的人文關懷,提示了人們在現代化繁雜的鬧市中依然可以追求到屬於自己精神的、心靈的進入自然的方法。

        梁銓的畫面大都拼帖而成,“空靈”和“豐富”在他的繪畫中實現了統一。

        曾經遊學于日本的劉旭光,創作跨越了繪畫、雕塑和多媒體等多種領域,其作品中常常滲透出濃厚的禪意。

        所謂“抽象”藝術乃西方舶來品,從蒙德里安一脈到康定斯基已經百餘年,但作為東方一脈的非具像藝術與西方的抽象有很大的不同。此次,觀者將在“無形之形——張羽、梁銓、劉旭光聯展”中,更接近東方藝術的本質,體驗東方藝術家的禪意生活。

 

蘇河藝術地址:蘇河藝術(北京)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持續展出到12月20日。

展覽媒體聯絡人:陳妍

電話:021 63804150-22

傳真:021 63804152

Email:creekart@creekart.org

 

無形之形

        “抽象”之於西方,“物派”之於日本,都有其歷史和文化的脈絡。作為中國形而上的非具象藝術,在中國並沒有完全沿著西方抽象藝術的脈絡發展,很多藝術家似乎更鍾情于用新的媒介和手法表現具有中國意蘊的文化形式,最終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面貌和形式語言。

        這種新的形式不同於“抽象”,有人提出“中國式抽象”的概念,也不夠貼切,因為“抽象”一詞本來就很西方,有著明顯的西方語言霸權的痕跡。日本的藝術家為本土的非具象藝術找到了“物派”這個詞,完全拋開西方藝術史和西方語匯的束縛,成為日本美術史上重要的一支,但中國傳統文化意味強烈的非具象藝術至今還沒有一個貼切的稱謂。

        因是非西方的非具象,曰之“無形”,因是藝術創作“痕跡”,有藝術家稱之“無形之形。”

        中國的非具象藝術注重對創作過程的體驗。張羽、梁銓、劉旭光這三位藝術家在進行了多年傳統水墨繪畫實踐之後,拋開媒介的束縛,在創作中 “修行”。 所謂“我心即山林大地”,他們的繪畫禪味盎然。

        張羽的《指印》系列,徹底放棄傳統的繪畫工具和語言,用摁手印的方式去消解繪畫性,以佛教徒般的修行意志用交錯的手指印去建構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梁銓的《清溪漁隱》系列,採用拼貼的手法,把不同墨色的紙條安排在它們應在的位置,在手工勞作中凸現修行的意義。

        劉旭光的《痕跡》系列,用毛筆蘸著鐵銹和墨在宣紙上反覆書寫“卜”字,銹拙的字痕滲透出濃厚的禪意。

        “無形之形”,在具體的物象之外,我們希望觀者在此次“無形”展覽中更接近東方藝術的本質,體驗東方藝術家的禪意生活。

 

向莉 寫于上海光複路

2007-10-17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藝術+上海 五人聯展
· [專稿] 版庫藝術精品版畫聯展
· 寫之境—視平線畫廊六人聯展
· [專稿] 林中秀、康桂梅繪畫聯展
· 三人形:幻想,孤獨——80後三人聯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