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宋小松評論——中國情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10-10 14:51:5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情結

  要想理解菲尼克斯.瓦爾班諾夫的作品,就必須了解他所走過的歷程,或者,至少得了解有關他事業的一些背景。如果拋開這些去談他的作品,那將十分困難。

  菲尼克斯.瓦爾班諾夫1962年生於保加利亞的索菲亞,父親是保加利亞人,母親是中國人。他在保加利亞和法國長大,曾就讀于法國巴黎高等國立美術學校,之後又來到中國。

  經常從一個身份換到另一個身份的海外旅居生活,使他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他的作品漸漸地成為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今天,這一漸進的成熟已形成了一種表現形式,人們無法簡單地將其歸屬到哪一種文化,因為它似乎介於幾種文化的邊緣,是豐富多彩的想像、知識、實踐和記憶的融匯……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系列作品的含義,我們需要説明幾個代表性的事實。

  首先涉及到媒介(墨)和本體(紙)。這種選擇的産生,無疑就像是一種祖傳的由來已久的意識:中國畫用的就是筆墨、宣紙。

  不論這種“祖傳意識”的説法多麼順理成章,這只不過是一家之言。更確切地倒不如説是運用這種繪畫技巧的樂趣。用墨的流暢和對墨色深淺的掌握,宣紙滑潤柔韌的質感,水墨在宣紙上游動、浸潤,就好像皮膚對乾濕的感受一樣。這種黑白相襯單一的色調,將你引入多層次的豐富的感受,這正是水墨畫的樂趣所在。

  在這種黑白相映之中,你可以找到所有可能的意境:書法、或者是某種源於50年代的抒情抽象畫,象近乎于苦行主義的嚴格的抽象派藝術畫。然而當人們問起菲尼克斯.瓦爾班諾夫的這種選擇時,他首先談到的是由這種最基本的黑白關係所産生的藝術上的表現力:即黑白反差力,運筆的力量,以及在正負色彩對比中既對立又互補的兩種全色的震撼力。

  談到繪畫空間本身,無論作品的尺寸如何,每一個線條都令你感受到作者的眼神正隨著畫筆,按照某種順序而落下、迴旋、收起,就好比在畫一幅結構精巧的曼陀羅圖形。

  這種精確的空間結構與十七世紀歐洲古典繪畫風格相吻合,這點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無論是一系列的圓圈,或是由大塊“補丁”狀的黑色色塊組成的整幅畫面,都不禁使人聯想起戰後美國抽象畫,和屏風組合畫。

  菲尼克斯.瓦爾班諾夫將東亞的某種宗教含義,尤其是宇宙起源論融入到西方繪畫藝術之中。

  在探索這種宇宙和諧的過程中(就像是把繪畫與生命的節奏連接起來的試驗),他重建了他所熟識其內容又深諳其原理的古老的中國繪畫傳統。

  儘管這看來似乎總是想在幾種文化之間維持一種中間立場(也許是平衡?),但這絕不是一種折中方式。以這種確切的方式,他特別地注意運用一種可以觸及共同而普遍的感受的綜合方式。這樣,圓圈,多次重復的圓圈,就成了一種東西方普遍存在的強烈的象徵體系:天空、永恒、行星、宇宙……

  既不受歐洲人經常期望中國藝術家的象徵性畫派的影響,也不受國際較大的藝術流派的模式化美學的左右,菲尼克斯.瓦爾班諾夫堅持走他自己的路。

  關注筆墨、紙張及其對表現藝術所具的潛力,致力於水墨畫和素描,今天他好像正在一種“中央帝國”(中國)畫派領域之中開闢他自己的道路……簡單地説,這可能就是他所稱的“中國情結”。

弗朗索瓦茲—克萊爾.普羅東
1992年3月于巴黎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北京今日美術館·首屆今日文獻展
· [專稿] 今日美術館——吳少英個展
· [專稿] 今日美術館——蘋果社區之夜
· [專稿] 今日美術館——克裏斯多夫•庫克個展
· [專題] 今日美術館—張東紅、呂順、景禹潮作品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