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當代美術館群”落戶青城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7-24 14:53:27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據悉,“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Institutions of Chinart )建設簽約儀式將於7月30日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舉行。該美術館群選址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王婆岩,都江堰市政府將劃撥110畝土地修建一個中心美術館、8所私人美術館和一個藝術研究所,共同構成集美術展覽、學術研究、藝術交流、藝術教育、公共文化事業為一體的中國當代美術館群。8所私人美術館的主每人平均為當今國內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他們分別是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培力、吳山專,8所私人美術館將分別以上述8位藝術家姓名命名,建成之後將交由藝術家獨立自主使用,權屬歸藝術家本人所有。

        “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預計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美術館群竣工投入使用後,將成為一處專業的多功能創意街區,將成為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的一處藝術樂園。據悉,“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今後將每兩年一度舉辦藝術綜合展覽,8所私人美術館將根據自身的學術要求和特點舉辦各類藝術展覽和學術研討會。同時,美術館群還將承辦國內外有關藝術博覽會及藝術專題沙龍、新藝術作品展覽、項目發佈會等。在社會藝術教育方面,美術館群將舉辦各類美術類學習講座(班)、市民藝術沙龍、藝術創作試驗區以增加提高活動公眾的參與性、動手性。美術館群功能性構成中還包括了音樂餐廳、藝術咖啡吧、藝術書吧等等。

        據悉,“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將創新運營模式,不是單純依靠政府或者私人美術館純商業運作,而是由都江堰市政府主導,由8位藝術家和有關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負責美術館群的運作,並將選聘在國內外藝術界作出重要貢獻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家擔當顧問。在運作過程中,學術委員會將政府中心美術館、私人美術館與藝術研究所統籌作為公共文化事業的一個有機整體進行利用,通過美術館群的學術與藝術活動,充分發揮其在公共文化藝術事業中的巨大作用。

        業內人士認為,“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的建設,是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在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的進程中,通過與四川廣居民生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商)的成功合作,開創的以環境資源換取人文資源的一個成功範例。業內人士指出,“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的運作模式在國內尚無先例,政府、藝術家和投資商三方的成功合作,必將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迅速發展,同時也必將為全國其他城市文化藝術産業的發展提供積極而有價值的參考。業內人士分析,在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培力、吳山專8位藝術家的帶動下,“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將精英薈萃、高朋滿座,並將成為國內藝術創作和國內外藝術理論研究的前沿陣地。從“傷痕美術”起,四川畫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已經持續30年,見證了中國藝術的發展和變遷。隨著“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這個當今國內規模最大的美術館群的建立,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將成為當代藝術創作和藝術成果展示的重要基地,將極大地推動都江堰市文化産業的發展,並成為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的一大亮點。

        新聞連結:青城山與我國近現代美術發展頗具淵源。1938年-1948年,享譽世界的畫家張大千三次來都江堰,在都江堰居住長達四年之久。1939年,國畫大師董壽平因戰亂移居都江堰青城山,在這裡一住就是十一年,作畫無數。1943年,中國新美術奠基者之一,現代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帶領中國美院同仁寫生與此,還捐款二萬元以助二王廟培修之用。此外如黃賓虹、關山月、陸儼少、傅抱石、葉淺予、黃君璧、錢君匋、應野平等著名畫家都曾多次遊歷都江堰,他們胸中流淌的畫意與古堰這萬派清渠息息相通,並用畫筆將心中的都江堰展示於世。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今日美術館——吳少英個展
· [專稿] 今日美術館——蘋果社區之夜
· 中國美術館網站改版設計方案招標
· 《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
· 弗吉尼亞美術館展出 Paul Mellon 捐獻英國水彩繪畫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