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Start Making Sense”新銳藝術展8月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7-12 00:06:52 | 文章來源: 視覺同盟

 

 

Start Making Sense!“言之有物”後塗鴉時代的Graffiti

        Graffiti,在中國原本是一個概念模糊的東西,它與西方街頭文化的聯繫讓我們覺得既新鮮,又似乎與自己沒什麼關係。不過,近幾年中國的飛速發展,使得文化上的交流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看東西的新角度。塗鴉作為一種頗具風格的視覺樣式,已經為許多年輕人所接受,它所引導的’Street’的生活方式,以及近年來與消費文化的結合,使得大家對塗鴉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

        這便是這個展覽所存在的背景,也是所謂‘後塗鴉’時代:塗鴉從街頭走入室內,從野生的狀態走入大眾文化的主流視野,塗鴉者的隊伍也有更多年齡層的人參與進來。作為當今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藝術形式,塗鴉已經不停的發展了幾十年,裏麵包含著大家對生活,對城市,對渴望交流等等東西的理解。參與其中的人也不只是年輕人,還有許多嚴肅的創作者,他們包括職業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塗鴉不僅僅是年輕人的自我宣泄,它逐漸變成言之有物的公共藝術,成為當代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Start Making Sense”的參展者有法國藝術家Blek Le Rat ,他作為割版塗鴉藝術的先鋒,20多年的傳奇生捱橫跨新舊兩代的塗鴉者。此次展覽包含近年創作的大幅人物塗鴉作品 。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呈現英國當代最紅的涂鴉才子Banksy的力作,這位從未在公縱面前露面的神祕塗鴉者,以其對波普藝術和政治玩笑的敏感,是英國藝術時尚界的新寵。展覽推出Banksy藝術生捱中精典的紙上塗鴉作品,其中包括罕有的藝術簽名原作,極具收藏價值。

        展出作品還包括英國的“貼紙王” D-Face的貼紙和海報,無政府主義塗鴉藝術家Arofish的大型作品,以及在吸血鬼文化影響下的Pure Evil為此展覽專門設計的裝置作品。作為塗鴉文化的混合體 ,街頭霸王/Gorillaz設計師Jamie Hewlett,收音頭/Radio Head設計師Stanley Donwood也在此次展覽中呈現他們的作品。還有來自英國著名的音樂團體Massive Attack的創始人也是他們視覺的負責人3D的作品,倫敦東區怪才 昆蟲/Insect,以及Sickboy也在展覽中呈現。此外,來自紐約的塗鴉團體Faile,以及布魯克林街頭藝術的原創代表之一的Bast, 另外還有法國錄象藝術家Beaucourt Christophe加入,展覽期間將放映他的兩部關於Street Art的記錄片。

        這些藝術家的詳細介紹和精彩作品也收錄在2005年台灣田園城市出版的《塗鴉-城市糖果地圖》一書中。此書是第一本由中文撰寫的塗鴉書,介紹了塗鴉的歷史,存在的原因,風格和工具等問題,書中大量的塗鴉圖片呈現了塗鴉在歐洲的繁榮面貌。此書由Fakedesign Studio的方二,孟瑾合著,簡體中文版于2006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正如展覽策劃方二所説:“塗鴉在今天已經不只是宣泄青春期的反叛,而是影響著都市生活的一支不可忽視的文化推動力。從年輕的滑板青年到中年的職業藝術家,各個層面的人都有介入到街頭藝術的領域。現在的塗鴉時代,是一個言之有物的時代。”

        展覽將在新近遷入的Fakespace空間舉行。FakeSpace是一個概念商店和藝術展廳的混合空間,推動那些和生活習習相關的藝術創作。它的策劃團隊Fakedesign Studio,由方二于2000年在倫敦成立,孟瑾于2004年以藝術家身分加入。旨在推敲藝術與個商業設計之間的灰色界限,是一個以視覺試驗性為主體的創意團隊,2006年工作室的主要核心定於北京。

 

 

開幕:2007年8月25日 晚上7:30

展期:2007年8月26日至9月16日

地址:FakeSpace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32號蘋果社區北區3B-0111(今日美術館旁)

策劃:方二. 孟瑾FakeDesign Studio®

資訊: www.fakedesign.co.uk

資料查詢請洽:孟瑾 13511027388 或 e-mail 至 nina@fakedesign.co.uk

 

(責任編輯:art2000)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題] 迎奧運民間藝術展
· 新澤西推出“靜--中國當代藝術展”
· “自我沉迷地存在著”方亦秀藝術展
· [專稿] 幻想與表達—西班牙藝術展
· 中國根源·世界語言-首屆岩彩藝術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