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自己收藏的清代畫家繪製的《弘歷朝服像》(左圖)與英國人威廉·亞歷山大所繪《乾隆皇帝駕幸承德》(右圖)的差異中可看出兩國文化交流的痕跡。《乾隆皇帝駕幸承德》中乾隆的神態明顯帶有英國畫家自我想像的成分。
故宮博物院與大英博物館首次牽手,那些久違的“留英”中國文物首次東歸來到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18世紀世界的同時,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中國。18世紀的中國,不停地還原在小説、影視中,來自文物本身其實是最有説服力的文本。
中國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在外,本次展覽我們可以看到部分,但更多的中國文物,因種種原因被掠奪流失到大英博物館,我們卻無緣得見。所有這些珍寶背後,是兩個大國、兩種文化之間互相影響的交流史,其中有歡樂,也有痛楚。
展覽的淵源
約會籌備三年,“交流”取代“帝王”
歷經三年的籌劃,今年3月9日,故宮博物院與大英博物館相互間的“青睞”終於有了結果。111件(套)珍貴文物走出大英博物館,如期在午門展廳內展出。
2004年,故宮博物院與大英博物館有了合作意向。
《英國與世界——1714-1830》展覽英方策展人希拉·奧康諾至今還記得當年來午門的情景:那是個輝煌壯麗的古代建築,不過卻不是一個現代化的展廳。因為當時午門展廳正在裝修一新,“不過那時雙方都已經有了合作意向。”換了容顏的午門展廳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博物館的交流平臺。在引進法國路易十四等國際展覽的同時,故宮方面與大英的合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希拉·奧康諾表示,最初大英博物館希望做一個喬治三世的展覽,因為喬治三世正好與中國清朝皇帝乾隆是同時期的人。而在故宮這個乾隆皇帝自家的院子裏舉行同時代的英國皇帝展覽,應該也是一次歷史性的“會面”。
然而,希拉·奧康諾等人在策劃此次展覽時,也考慮到了大英博物館自身藏品的特色。之前在故宮舉行的法國路易十四展覽都是皇家藏品,然而大英博物館的文物來源恰恰沒有皇家收藏這塊。而且演變到現在,英國也不像歐洲其他國家,皇室收藏都已經成為了公共博物館。於是,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葛瑞格和希拉·奧康諾等人便決定放棄介紹喬治三世皇室收藏的打算,而是重新找到一個英國與中國的契合點——介紹18世紀英國人與世界的溝通上。
英國與世界的溝通,恰好有著大英博物館對外一直宣稱的“向世界介紹世界”的理念,同時也能鋪展開中國與英國兩國之間最初階段的交往歷史細節。時間段也由此確定下來——1714-1830年。
“展覽的這個階段——18世紀是英國增長自己的財富階段,當然更有與國外各種文化相接觸。這些是當時啟蒙精神的一部分,我們非常希望觀眾能看到展品後面的故事,那個階段英國經濟、科技的發展,還有英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史,”希拉·奧康諾表示了作為策展人所希望這次展覽能達到的交流目的。
關注的焦點
參展中國文物,來源沒有爭議
大英博物館藏有眾多文物。為了這次展覽,大英博物館整理了1714-1830年階段相關館藏文物。最初,一份出列了100多種文物的展覽文物名單由大英博物館開出。
“在大英博物館最初開出的名單中,自身便包含了中國文物部分,”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主任馬繼革作為此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經歷了這次展覽從籌備到開展的眾多細節。故宮博物院的相關專家,包括馬繼革在內,曾多次到大英博物館參觀名單所列的文物並一一與大英博物館方面商榷。
馬繼革透露,在選擇中國文物的商議中,故宮博物院與大英博物館並沒有多大衝突。
不過,因為1840年後的掠奪行為,中國流失的文物卻是一個雷區。如果選擇不好,還是會産生一些尷尬。馬繼革表示,故宮方面的標準是,收藏來源明確,不存在任何爭議,獲取渠道都是正常的。“我們此次展覽將時間鎖定在1830年之前,大英博物館開出名單的中國文物,我們核對了它們的歷史情況,並加以確定。”最後,一份包括111件(套)在內的“無爭議”文物名單最終敲定下來。
最終,第一次回國省親的“留英”中國文物,被放在了《英國與世界——1714-1830》展覽的第四部分,主要位於午門展廳接近出口處。中國觀眾終於能夠親眼所見大英博物館所藏的部分珍貴中國文物。它們包括首次走出大英博物館的《乾坤生意圖》,以及皂石《關帝雕像》、《牡丹蝴蝶寫生圖》、景德鎮瓷器等。
交流的證據
“東風西漸”受寵,“想像中國”流行
在這些珍貴中國文物背後,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葛瑞格強調指出,它們是英國與中國200多年前就有的文化緊密接觸最好的證據。
在展出的《黃亞東畫像》中,這種中英兩國民間的交往痕跡可見一斑。1770年,黃亞東被約翰·布拉德比·布萊克帶到了英格蘭。黃亞東在英國頗為吃香。有兩幅黃亞東身穿中國服裝的畫分別被多賽特公爵和倫敦皇家外科醫學院收藏。此次展出的《黃亞東畫像》,主人公卻是身著18世紀70年代末最流行的服裝:前額的頭髮捲曲,大紐扣立領大衣,精製的亞麻飾邊領巾。馬繼革介紹,英國人認為黃亞東是較早到英國的中國人,所以意義不同一般。
英國人對中國的想像之風更是盛行在各種藝術繪畫、瓷器之中。英國人愛德華·魯克製作的版畫《廣東人家居》、《丘園花園一景》中被歐洲園丁所營造的中國寶塔和中國的奇花異草。
對於18世紀的想像中國之風,在馬繼革看來,被想像的中國並不完全真實。
“在對中國的想像中,並不是所有都是光鮮的,還有部分是對中國的誤讀,形象差的,”馬繼革等人在此次甄選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時,看到大英博物館所開名單中還包括了兩幅曲解中國形象的中國文物。其一的畫面是一個中國皇帝,懶洋洋,像一個病鬼,周圍一群僕人低著頭圍在床邊。故宮博物院在選擇中國藏品時,事實上在避開有爭議的文物同時,也避開了這部分形象“不太好”的中國文物。
■延伸話題
交流展覽很難完成“回歸”使命
展覽中方策展人馬繼革(左圖)很希望中國文物來了就不要走。大英博物館館長麥葛瑞格(右圖)則稱“中國文物屬於世界文物大舞臺”。
《英國與世界——1714-1830》展覽,是專門為故宮定制的展覽。這有別於以往大英博物館在中國舉辦的巡迴展,此次所有的展品結束故宮展後,立即會啟程回國。這次展覽已經打開了故宮博物院與大英博物館的合作之門,也打開了中國文物回國“省親”之門。只是,僅這一次展覽卻無法打開大英館藏中國文物真正“回歸”之門。
“有人問我,此次展覽都是1830年之前的文物,敢不敢辦一個與1840年相關的文物展覽”,馬繼革當時的回答很明確:“敢!關鍵是這些文物來了就不要走了。”馬繼革表示,籌辦這次展覽時,就很想將《女史箴圖》帶回國省親,但是必須要解決一個“來了就不能讓其再走”的問題,“哪怕需要故宮專門給《女史箴圖》設立一個專門的展櫃。”在馬繼革等中方人員看來,要讓大英館藏中國文物回歸,是一次展覽所無法完成的使命,“我們只能做好展覽本身,而讓國寶‘回歸’那是更高層解決的問題。”對此,尼爾·麥葛瑞格明確表示,“中國文物屬於世界文物大舞臺”。
不過儘管如此,另一種中英的交流卻在頻繁地舉行著。
故宮與大英博物館有著合作協議。此次,大英博物館帶自己的珍藏文物到故宮展出,之後故宮所藏的鐘錶也會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兩大博物館還互派研究人員,故宮方面為大英整理中國書畫,大英為故宮修理鐘錶。另外,大英博物館還與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都有合作,這種緊密合作結出的碩果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大英”所藏的“讓世界走向世界”的文物,還讓我們的兵馬俑也將於今年9月“兵發”大英博物館。
■文物故事
馬戛爾尼開啟交流,也引來侵略
談起中英文化交流,不能不提馬戛爾尼使團。馬戛爾尼的第一次出使成為了兩國關係史上的里程碑。
事實上,關於馬戛爾尼大使團第一次出使中國的情景更是被各種繪畫所記錄。展出的有英國官方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畫的《馬戛爾尼使團船隊》、《乾隆皇帝駕幸承德》及由馬利亞諾·博維所畫的《乾隆皇帝畫像》。“當時,馬戛爾尼進獻了自來火鳥槍等在內的天文地理儀器、槍炮等工業化的東西,而清政府回贈的是絲綢、瓷器、茶葉等傳統中國項目。”馬繼革指出這是清政府與英國的第一次交流,留下了各種文物記錄。一方面中國有了許多先進的儀器,而另一方面中國的瓷器、絲綢依然成為交流的主力軍。
馬繼革表示,在馬戛爾尼出使中國後,儘管回贈了禮物,但是英國政府想打開中國貿易大門的期望卻未能達成。馬戛爾尼在回國後的報告中稱:清政府不堪一擊。
此後,英國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擴張。不過,這段不太“和諧”的歷史卻並未能包含在此次展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