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東盟文化産業論壇明日開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9-19 00:18:19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中國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將於2006年9月18日至19日在南寧市共同舉辦“2006中國—東盟文化産業論壇”。記者昨日獲悉,這將是一個權威官員和民間實業家薈萃的盛會。論壇將邀請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文化學者、文化官員、知名文化産業項目策劃人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知名人士近60位重要人物共襄盛會,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文化項目的各國嘉賓將在論壇上交峰觀點、分享經驗。

    十分有意思的是,論壇上將出現權威專家和民間實業家同臺演講的情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等將作為特別嘉賓發表精彩演講。此外,廣西聞名中外的“三皮畫”農民畫家沈運香女士和壯族繡球王朱祖線先生也將出席論壇,並通過現身説法充分展現廣西文化産業來自於民間的力量。

    民間實業家故事神奇:

    在豬皮牛皮和樹皮上作畫

    記者昨天通過採訪了解到,來自廣西臨桂縣五通鎮的沈運香今年28歲。在被廣西文化廳授予“廣西民間特色藝術之鄉”稱號的五通鎮,找一個能寫字作畫的人並不難,因為這裡的人們,有的專攻梅畫,有的專攻山水畫,有的專攻生肖畫,但是首創在豬皮、牛皮和樹皮這“三皮”上作畫的人卻唯獨只有沈運香。

    沈運香從19歲起就到南寧、昆明等地學習室內裝潢設計、重彩畫,後來她在低成本的樹皮上作畫,這既利用了廢物,又開發了樹皮的經濟價值,一舉兩得。經過一個階段的摸索,她的第一張樹皮畫終於完成了,沒想到不久就在桂林書畫市場被人買走了,這給她帶來了極大的信心。接下來,她又在豬皮、牛皮上畫畫。如今,“三皮畫”不僅在國內有很好的市場,許多外國書畫愛好者也來購買,到目前為止已經遠銷英國、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國。目前,沈運香的“三皮畫”年銷量約為6000張,産值達30多萬元。

    厲害:小小繡球帶動一方經濟發展

    廣西靖西縣舊州有製作壯族民間傳統工藝品繡球的優勢,如今繡球正在被打造成為一個壯族文化工藝品品牌。

    1984年,廣西在南寧市人民公園舉辦“三月三”歌圩活動,朱祖線表演繡球舞,帶了個小繡球綁在腰上。表演結束後,一個美國人用30美元換去了他那個小繡球。這個小繡球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賣錢的繡球。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人學做繡球了。現在舊州街的女性,從6歲的小女孩到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大多都會做繡球,500多戶人家幾乎都從事繡球製作産業,舊州人靠繡球闖出了一條致富新路。近年朱祖線聯合了一批技術較好的群眾,成立靖西舊州刺繡技術協會。協會接到訂單後,分批發給大家做,再統一收購、統一發貨。目前,舊州繡球供不應求,來自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訂單一張張飛來,村民們常常是農忙一結束,就加班加點日夜趕制繡球,年産量已超過20萬個。

    繡球産業的形成,帶動了舊州農村經濟的發展。按目前普通繡球20萬個的年産量計算,每年産值200萬元以上。平均算下來,做繡球每人每年可以得到3000~5000元的收入;做繡球的家庭,繡球的收入要佔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