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篆刻藝術大展在美術館開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9-12 20:28:25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9月13日至10月7日,“中國美術館篆刻藝術邀請展”將於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這是中國美術館建館43年來首次自主策劃、主辦的當代篆刻藝術大展。這次展覽邀請全國篆刻藝術家62人(名單附後),通過249件篆刻精品全方位展示當代篆刻藝術的魅力與成就。李嵐清同志特為此展治賀印兩方“中華印趣”、“遊心印外”。

    篆刻是中華民族藝林中的一支獨具異彩的奇葩,深深鐫刻著民族幾千年文化歷史發展的轍跡,先秦古璽的質樸天然,秦漢印章的典雅豐偉,宋元文人印的興起,明清篆刻的流派紛呈與藝術繁榮,累積成為一座豐厚的文化藝術寶藏。20世紀的篆刻藝術家們在歷史風雲的變幻中,在民族自強不息的征途上,堅定執著地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繼承發展民族藝術的使命,開創了現代篆刻藝術發展的大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餘年間,伴隨著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古老的篆刻藝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印學組織紛紛成立,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底國內外印社已有360個左右,其中有清末建社名滿天下的西泠印社,有官方印學機構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及各個地方篆刻委員會等等。完整的書法篆刻教育體系也已初步形成,中國美術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復旦大學、西南師範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範大學、雲南藝術學院等高校也都開設了書法篆刻專業。篆刻的展覽、競賽、出版、教育、研究、交流等活動蓬勃開展起來。各種類型的全國展、國際展、地方展、主題展相繼舉辦,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篆刻藝術家,並促使具有現代意味的大寫意印風興起,與工整精緻的篆刻風格、傳統流派印及個性化印風共同構成中國當代篆刻藝術的總體格局,篆刻藝術家在繼承傳統印學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篆刻藝術的形式拓展。

    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美術館,擔負著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研究、展覽、收藏、教育、交流等任務,建館以來很長一段時期,把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了繪畫和雕塑等美術門類上。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全球文化多樣性日益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伴隨著經濟的騰飛,文化觀念的發展,中國藝術家在向西方學習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民族文化屬性。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傳統藝術形式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僅篆刻藝術本身獲得了全新的發展,而且現代藝術創作與設計都將書法、篆刻作為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藝術元素之一而廣泛運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與體育圖標的設計正是因此獲得了成功。在2004年文化部批准中國美術館內設機構調整方案後,根據當代文化發展的趨勢和當代篆刻藝術繁榮局面,應廣大篆刻家、研究者和觀眾的要求,中國美術館就把篆刻藝術的研究、策展與收藏等工作列入了工作日程。

    為了保證篆刻藝術的收藏品質,中國美術館吸收館外專家成立了藝術委員會(名單附後),今年2月開始研究策劃篆刻藝術邀請展。為了確定邀請篆刻家名單,藝術委員會在藝術標準第一的原則下,兼顧地域、流派、年齡等因素,推薦145位篆刻家參展。經過兩輪深入、充分的討論,藝委會成員全票通過的62人最終成為展覽邀請的篆刻家(名單附後)。其中,四十年代出生的有13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44人,約佔總數的71%;二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分別是2人和3人。62位篆刻家共提交印拓429方,經過藝術委員會認真遴選,249件作品最終入選。這批入展作品水準比較高,基本代表了當前篆刻藝術的總體水準,反映出印壇最新的總體創作風貌。

    中國美術館還對展覽進行了精心設計,在開闊的以紅色為背景的展廳裏,在特製的展櫃中,在柔和的燈光下,篆刻作品的原石及印蛻、印拓同時展出,空間裏瀰漫著刀與石的交響,在凸顯展覽學術價值的同時強調視覺觀賞性與文化品讀性,觀眾將得到藝術的啟示與極大的視覺享受和文化滿足。中國美術館希望把這一展覽打造成為又一展覽品牌,並努力使之成為中國當前水準最高的藝術展覽之一。同期還將出版作品集,為篆刻家、研究者和普通觀眾提供一份高品質的、翔實的展覽圖文資料。

    另外,中國美術館希望通過這次展覽集中收藏一批能夠在思想內涵、形式創造、個性特色、現代意味、精神訴求等方面達到時代藝術高端的精品力作,以豐富、完善國家的藝術典藏,為當代篆刻藝術史保存一批珍貴的實物資料;另一方面這也是從國家和時代的高度,以展藏結合的方式對篆刻家藝術成就的高度肯定。

    展覽同期,中國美術館還將組織召開以“當代篆刻藝術文化傳承與形式探索”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全國40余位印學研究精英,共同探討篆刻藝術在新的歷史文化語境中的繼承與發展等重要問題,總結20多年來的成功經驗及所存在的問題,以期指導當代篆刻藝術的健康發展,同時為建構當代印學體系,推動篆刻學術研究作出貢獻。會後,中國美術館將出版論文集。

    中國美術館希望通過這次篆刻展覽、研討、收藏等一系列活動的舉辦,努力打造一個國家篆刻藝術發展的全新平臺,以推動當代篆刻在與其他美術門類相互交流、影響中的健康發展,為中國新時期的文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美術館篆刻藝術邀請展藝術委員會

    顧  問:歐陽中石  沈 鵬

    主  任:張 海   范迪安  

    執行主任:楊炳延

    委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書林  葉培貴  劉  恒  張旭光  張榮慶 李剛田  楊炳延  邱振中  熊伯齊

    中國美術館篆刻藝術邀請展參展篆刻家名單(以年齡為序,共計62人)

    劉迺中  劉  江  韓天衡  吳頤人  林  健  余  正  熊伯齊  童衍方  李剛田  趙彥良  黃  惇  杜錫瑞  王  鏞  孫家潭 趙  熊  楊炳余  蘇金海  查仲林  祝遂之  孫慰祖  徐正廉  徐利明  謝欽銘  朝洛蒙  翟萬益  劉紹剛  包根滿  劉  恒  傅  舟  燕守谷  羅光磊  王  晨  冷  旭  張  樹  沈穎麗  李洪義  梁曉莊  戴  武  陳明德  朱培爾  甘海民  魏  傑  岐  嶇  程風子  王  丹  許雄志  劉洪洋  趙山亭  來一石  容  鐵  范正紅  戴  文  馮寶麟  潘敏鐘  吳硯君  高慶春  周  斌  潘夢石  谷松章  尹海龍  魯大東  陳  靖 

    “當代篆刻藝術文化傳承與形式探索”學術研討會

    邀請理論家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共計41人)

    馬士達  尹海龍  王琪森  劉  江  呂金柱  孫  洵  孫群豪  朱天曙  朱培爾  許雄志  余  正  李文駿  李剛田  李庶民  汪永江  谷松章  邵佩英  陳振濂  陳道義  陳新亞  林乾良  姜壽田  洪  亮  祝遂之  胡小罕  趙  明  徐  暢  徐正廉  徐利明  徐咏平  桑建華  顧  工  黃  惇  傅  舟  童衍方  舒文揚  韓天雍  韓天衡   蔡樹農  薛元明  戴家妙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