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6-12 19:27:21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6月10日是國務院規定的第一個中國文化遺産日,也是2006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的第一天。散落在民間的文化明珠,在上海東亞展覽館4500平方米的空間內集中展示,熠熠生輝——
 
  民博會分為三大展區,分別是上海民族文化遺産成果展示、國內藝術大師展示區以及歷史文化古鎮風貌倣真展區。穿插其間的,還有兩個每天滾動上演戲曲和曲藝的倣古舞臺。
 
  上海9項入選
 
  上海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9個項目,首次通過展示、展演的方式與公眾見面。這9項分別是京、昆、越、滬、江南絲竹、鑼鼓書、竹刻、烏泥涇棉紡織技藝(原名“黃道婆棉紡織技術”)。此次展出的1830年的伶界碑殘碑,代表了上海戲劇史的發展歷史。
 
  上海歷史博物館和上海文化藝術檔案館提供的一組展品,從年畫、老煙牌、老照片等方式反映了“文脈”的流傳。老煙牌恰好360張,體現出360行。清末杖頭木偶小巧玲瓏,文武兼長。
 
  古鎮風華絕代
 
  南匯新場鎮,這個目前還不為人熟知的小鎮不僅“出産”了國家級保護項目鑼鼓書,還保存了千年文化。目前,該鎮保存古民居的數量在上海及周邊古鎮中排名第一,總計約4萬平方米,還有20多處被列為不可移動的等級保護單位。1999年新創的彩豆畫,雖然很年輕,但是以農家繽紛五彩的豆類為素材,構圖、防蛀、粘膠到最後裝裱全都依賴手工完成。
 
  江蘇太倉,傳説中是牛郎織女的降生地。沙溪鎮則完整地保留了江南水鄉的粉墻黛瓦。明清古橋狀如彩虹跨過七浦河。被列為“50個外國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的朱家角,其風土人情眾人已十分熟悉。此次,該鎮展出了隨我國神舟六號遨遊太空的蘇繡作品《江南古鎮朱家角——放生橋刺繡》,給觀眾一個全新的視角。
 
  展品各有韆鞦
 
  民博會,就是精細與驚喜的結合。這些來自民間的精細的作品,往往給人帶來驚喜的感受。民族文化的收藏家王東旭,則帶來了蒙、藏、侗、土家族、毛難族等一批交通閉塞地區的蠟染、服飾以及生活用品等。西合道的唐卡,始終以精緻、斑斕的畫面和技藝獲得觀眾共鳴。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