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過年,與艾未未談展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0-25 15:33:54 | 文章來源: 《藝術新聞》2005年3期
    付:那麼這個個人化和社會性會不會有一種衝突?

    艾:發光的石頭和沙子如果不産生衝突,它就是沙子的一部分。個人化只有跟社會化産生衝突的時候,個人化才成立。社會必須有許多産生衝突的個人化,才有可能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否則就是一灘死水。

    付:但是最個人化的東西同時又是拒絕交流的。

    艾:拒絕交流本身也是一種交流。你是反社會的,是拒絕社會的,同時你正是社會的一部分。有反社會和拒絕社會的存在,這樣的社會對於我來説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我個人絕對是一種自由主義的觀點。

    付:你比較滿意的當代藝術的狀態是什麼呢?

    艾:我覺得當代藝術一定是人性解放,無論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我覺得人權、自由都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當代藝術不重要。這個人權是人有思考、行為的權利,有非常個人化,傷害自己的權利。如果一個人願意通過自己個人的實踐去滿足無論説是美學,或者其他方面的願望,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我覺得都是可以。那麼在其他領域裏,顯然沒有在藝術領域裏,給人這麼寬泛的一個可能性,這是我對當代藝術有興趣的地方。

    付:當代藝術展覽由地下走到臺上,你覺得在這個過程裏藝術的性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或者出現了什麼問題嗎?

    艾:我覺得沒什麼狀態,跟幾年前比並沒有任何建設,可是很輕易的浮出水面了。有的能買了,有的到處能發表了,但是本質上沒有什麼變化。總的情況下,商品化和公開化是對現代藝術消解。中國當代藝術從一個不合法身份,走到了現在的狀態,實際上跟今天的社會生活的關係是很弱的。今天所發生的社會現實,實際比藝術強烈得多,它不匹配。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在新的當代現實不同層面上有所參與,它的美學,提到的問題,應該走在同時期社會的前沿,這是當代藝術的一個特徵。

    付:那麼對當代藝術的市場化,你如何看待?

    艾:政治化和哲學化在藝術裏一直是不被人喜歡的一個詞,在當代藝術史中如果説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仍然政治化或者社會化是一個比較貶義的詞,更希望看到的是純藝術,這個藝術不再有明確的含義,為什麼抽像繪畫在繪畫當中仍然買的非常好,它的廣泛的可被接受性,不同宗教,不同背景的人接受性最大,稍微帶有政治學背景的畫在拍賣中向來最差。

    現在賣得最好的藝術家們,不是純抽像的繪畫,但是帶有的抽像含義非常重,繪畫感、材料的質地、品質、厚度,這些語言永遠在他們畫的評論裏,然後又帶有某種知識分子含糊的意味在裏頭。因為繪畫一直是被有錢人收藏,有錢人的世界觀就是這樣的,雖然不是最好的世界觀。博物館也喜歡體現出這種帶有某種精英的品質,視覺愉悅,同時説不清楚,又讓人覺得不是沒大腦,好像有更神秘的含義,就是這種特徵。

    付:作為一個經常被媒體追問的酷評家,你如何看待展覽之後的藝術評論呢?

    艾:這種評論顯然只有三種選擇,説真話,説假話,不説話,説假話是最次,你可以選擇不説話,説真話最優秀,但你要付出代價,所以大多數人都不説話。

    有話就説,有屁就放,才是正常的,要是憋著呢,就自己難受。儘量説真話,可以少説話,只有在説真話的時候,你的生命才賦予了含義,你才是你自己,這不是利益的問題。你看到一個東西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的時候,這不符合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多數人把真話和假話作為一種交易,哪個更有利,這時候已經不能説真話了,因為不理解什麼叫説真話。中國人的生命力不強,所以中國人才會走中庸之道,它是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全是這種我覺得很糟糕的處世哲學。

    我覺得做事情要有自己的原則,這個原則確定了你是誰,倒是不説這個原則會給你帶來了任何好處,僅僅是你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在這個問題上還含糊,那就沒希望了。人有一個理想的境界,這個東西別人不能碰。生活已經很慘了,你理想的境界還有人來糟蹋你,那生活品質就很差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一個眼神,一件小事都會很在意,這個社會能堅持自己的東西的人太少了。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