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百年水彩畫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0-13 09:25:39 | 文章來源: 中國美術館

展覽名稱:中國百年水彩畫展
展覽時間:2006.10.14 11:00 至 2006.10.26
主辦單位:中國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
展覽場地:13、14、15、16、17號展廳
展覽介紹: 
    此次展覽經過三年的籌備,多次召開了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在全國水彩畫家和已故畫家的親屬中進行了廣泛的作品徵集,並經過了嚴格的比較篩選,又多方向有關的美術館,博物館,美術學院商借了部分展品,是中國水彩畫發展史上最系統,最全面的一次作品展覽。
    展覽包含了自1905年以來一百年中中國水彩畫各個發展時期有代表性的畫家的重要作品300余件。在1864年至1911年中國水彩畫的萌芽期,外國傳教士在上海“土山灣畫館”這個被譽為“西洋畫之搖籃”裏培育出來的第一代中國水彩畫家徐詠青(1880—1953)有他在20世紀初年的《杭州西湖》寫生畫展出,最早出國留學的李鐵夫(1869—1952)有他早期的水彩靜物《瓶花》展出,李叔同(1880—1942)則有他1905年一幅畫在明信片上的風景畫展出,這些都是極為可貴,難得一見的珍品;在1911年至1949年中國水彩畫的成長期,涌現了一大批後來卓有成就的水彩畫家,作品已開始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趨勢,體現了中國水彩畫成長期的成就,是中國水彩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包括:張眉孫,關廣志,李劍晨,杭穉英,潘思同,張充仁,王肇民,陽太陽這些在中國水彩史上最有影響的畫家,在這次展覽中都有他們的代表作展出。這批畫家大部分都已作古,只有陽太陽先生尚健在,今年也已經快一百歲了,他們的作品都是融匯中西,面向生活的成果,又體現了每個畫家獨到的藝術追求,今天看來,仍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在1949年至1965年中國水彩的發展期,上述畫家都有新的成就,而從革命戰爭中成長的畫家和陸續從海外歸來的畫家又為中國水彩畫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畫家如古元,邵宇,沈柔堅,吳冠中,蕭淑芳等,都有別開生面的作品在此次展覽中展出。1954年“全國水彩,速寫展覽”是當時創作成就的一次大檢閱,那次展覽中的精品如戴澤的《世界青年聯歡節在柏林》,也在本次展覽中展出。這一階段是中國水彩畫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共有50余幅作品在本次展覽中展出。
    1978年至現在是中國水彩畫的改革繁榮期,也是中國水彩畫發展歷史上的最高潮,在這一階段,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四次單獨設立了水彩展區,全國水彩,粉畫展也舉辦了七屆,新作者不斷涌現,創作空前活躍,中國水彩畫已經擺脫了只是“小品”和“輕音樂”的局限,極大地增強了水彩畫的表現力,擴展了水彩畫的功能,豐富了水彩畫的表現形式和手法,初步形成了自己具有中國民族特色,時代精神和個人風格的“中國水彩畫”風貌,這一階段的作品有200余件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包括歷屆展覽中獲金銀獎的作品,也包括一些老畫家的新作,完全可以從中一覽中國水彩最新發展的全貌。
    港澳臺有代表性的水彩畫家的作品,也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包括台灣已故的著名水彩畫大家馬白水,李澤藩,席德進的作品和當今香港著名水彩畫家江啟明,歐陽乃霑,澳門著名水彩畫家廖文暢,台灣著名水彩畫家李焜培,楊恩生,謝明锠等人的作品。
    展覽期間,將出版發行《中國百年水彩畫集》大型畫冊,還將召開“中國百年水彩畫學術研討會”。

 



參加那達慕大會
作者:王信
創作年代:1957



桂林即景
作者:徐泳青
創作年代:1942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