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農民·農民”專題展(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8-09 23:48:00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由中國美術館獨立策劃的,國內首次較大規模和集中展示農民形象的專題畫展--“‘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藏品暨邀請展”將於11月初與觀眾見面。

    中國傳統藝術是植根于農耕文化的藝術,關注鄉土、農耕,是中國古代詩文繪畫的傳統。但直接描繪農民形象的繪畫作品卻相對稀少。古代繪畫史中所著錄與農民有關的作品,大都以“豳風”、“擊壤”、“踏歌”、“醉歸”的形式出現。
   
    近百年來,隨著中國知識分子對農民問題的關注,描繪農民的形象,表現他們的感情、精神和命運的美術作品,已經構成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篇章。

    作為國內首次較大規模和集中展示農民形象的專題畫展,“農民·農民”畫展將近現代畫家描繪的農民形象作品加以選擇,按主題和時代特徵加以展示,不僅可以顯示中國藝術家與億萬農民的深厚感情聯繫,也表現當代中國農民生存和奮鬥的精神狀態。通過不同歷史階段畫家所描繪的農民形象,可以考察中國社會的變遷與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和精神境界的關係。

    在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培養新型農民的歷史性任務之際,由中國美術館策劃舉辦的“農民·農民”——藏品展暨邀請展,將是一個反映中國農民的歷史和現實生存狀態的畫展。是讓觀眾通過畫家筆下的農民形象了解和思索中國農民,從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展望他們的未來。

    “農民·農民”畫展,對廣大觀眾或專門研究者,都將是一份有意義的視覺“文獻”。

    展覽按三個主題展示:
   
    “容貌與個性”表現中國農民的個體形象,探討農民個人的性格與內心世界;“土地與家園”表現人與環境的關係,探討中國農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在生産、生活中的心境;“社會演進與歷史變遷”表現近百年中國社會劇烈動蕩、變革中的農民位置以及他們對中國社會演進的影響。三者都是一定歷史情境中的農民形象的表現,是同一情景中觀察、表現農民的不同角度,但又互相不可替代。而當代作品中的農民形象的變化,既表明瞭畫家在形式上自由的探索和變革的態勢,也表明瞭當代文化環境中畫家的思考和感情的投射方向。

    展覽由兩部分組成:
   
    1、農民·農民藏品展--館藏作品中選擇符合展覽宗旨的作品,重點為近百年各個歷史階段描繪農民形象的作品。除了在美術史中有影響的名家名作以外,一些過去較少與觀眾見面但很有特點的作品也作為選擇的重點,以求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中國農民形象的歷史性演變。

    2、農民·農民邀請展--請當代畫家,提供他們描繪和表現農民形象的新作,力求以新的角度和手法展示當代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中的農民形象。除了個別具有典性型又不在藏品範圍之內的作品,絕大部分參展作品都為近幾年和這次專為展覽所作的新作。所以,這部分的作品更具有當代文化的特色,藝術形式多樣,觀念新穎,尺幅較大,演繹全新的中國農民形象。

    “農民·農民”展共由260件左右作品組成,畫種為中國畫、油畫和版畫。展覽預計于2006年11月初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期約28天。
   
    為此展覽,中國美術館正在編印圖錄,展覽期間和之後可以作欣賞、參考、研究之用。這也是目前首次大規模集中編印的以農民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圖錄。

    與展覽配套的活動:
   
    1、隨展覽同時播放由《中國農民》雜誌社、中農信(廣州)傳媒事務有限公司攝製的,中國文采聲像公司出版的16集《中國農民》電視系列片。
   
    2、展覽期間將舉辦學術研討會,請理論家和學者就社會變遷與繪畫中的農民、當代中國美術中的農民、藝術觀念與農民形象等課題開展研討。
   
    3、展覽期間還將組織民工們參觀展覽,並現場設問答互動。
   
    4、組織農民工子弟小學和其他學校的少年兒童進行“我畫農民”的活動。
   
    5、為方便參觀,展覽設語音導覽和志願者介紹。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