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簧--費明傑的天堂花園 陸蓉之
再見費明傑,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記不得第一次碰頭確切是什麼時候,不過是在紐約,大概是上一世紀80年代的事了。
那時,他做的是超級大的水果,幾十倍、百倍于真的水果,但是它們和真的水果有著幾乎一模一樣的外表,逼真得驚人。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印象中的費明傑,是一個鉅細靡遺,極度追求完美的人。
在1970年代初就到美國謀求發展的中國藝術家,多半取道于香港或台灣,如今回想起來,實在屈指可數。而費明傑,是早期到美國,又能嶄露頭角的少數中的少數,而且也是極少數在美國大學系統完成大學以及研究所教育的藝術家。我們那個年代在美國能夠留得下來的藝術家,若是在紐約畫廊展出,就已經是個天大地大的事,那種艱難的局面,根本不是今天全球中國熱潮裏的寵兒嬌娃可以想像的。費明傑對藝術的執著、認真與才華,使他能夠較早得脫穎而出,絕對得來不易,至今,仍是我心目中最佩服的藝術家之一。
費明傑出生在上海,九歲時隨全家移居香港。由於雙親皆是繪畫的高手,費明傑從小耳濡目染,後來成為一位藝術家,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父親費伯夷原本是位畫家,到了香港為謀生而從事電影的美術指導工作,這種將審美的眼光和戲劇性的場景結合在一起的魔術,對於費明傑今日的《飄簧》大型有機動態裝置而言,父親在費明傑的幼年,便早已埋下了這顆種子。
在香港高中畢業後,費明傑幸運地獲得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立美術設計學院的獎學金,十八歲就漂洋過海到美國,在當年是很少有的例子。從事一段設計工作後,費明傑再度入學,從密蘇裏州堪薩斯城藝術學院獲得美術學士學位,之後又獲得聖塔巴巴拉的加州大學獎學金,在那裏完成碩士學位,目前在新澤西威廉佩特森大學擔任藝術系雕塑教授。
費明傑的藝術養成,是一個三階段的三部曲,第一階段是他童年在上海出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環境,形塑了他一生的人生哲學基礎,是中國的,是東方的。第二階段是費明傑在香港成長的少年時代,是中西合璧的一種新現實,重視功效而且非常實際,形塑了他一生的處世態度和生存的能力。第三階段是費明傑移民美國逾三十年的漫長藝術生涯,他受到完整的西方藝術教育,形塑了他融合中西的美學觀點,這三部曲交融的,正是費明傑的超現實人生。所以,早期他的巨大水果系列,蘋果、香蕉、桃子、梨子、檸檬…等等,無不做得微妙微肖,那時紐約正處於超級寫實主義的高峰,可是費明傑卻説,他的水果系列不是超級寫實主義的,而是屬於超現實主義的,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大師Rene Magritte才是他所心儀的。
再重逢,費明傑已然進入他藝術生命的新階段,在我的觀點看來,這是他的第四部曲,東西方的文化在他的作品中渾然一體,他的生命圓融,思維理念明晰通達,而他從上海到香港,從香港到美國,從美國回到了上海,漂移的生涯終於完成了一個圓。《飄簧》是費明傑對天堂花園的想像,是他理想烏托邦的寓言,是他對宇宙自然的謳歌。這一系列的作品在美國和海外各地巡迴展出,最近參加了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辦的第五屆國際水墨雙年展,特別安排到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意義是非凡的。
《飄簧》的天堂花園,隱喻了人類和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他從東西方的神話故事中再創造的擬植物、新物種,其實並不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從早先的巨大水果系列,到目前的有機造型的天堂花園雕塑裝置,費明傑一直使用他最擅長的材料:紙漿,他的雕塑家身份,常常掩蔽了他其實是一位傑出的畫家的事實,我們眼前看淩空高挂的這些五彩繽紛的超現實的物種的森林,已經超越了天棚壁畫的震撼力。
費明傑,不但是一位成熟而資深藝術家,他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視覺遊戲的魔術師,將觀眾引進一個充滿豐富想像力的魔幻場景之中,那既真實又虛幻的神秘世界,就是費明傑心有所屬的超現實宇宙。費明傑對藝術的執著、投入和一生不懈的追求,在西方藝術世界不畏艱難的奮鬥,都是那些在藝術順境中成長一代的重要典範。費明傑,在上海當代藝術館,是我們第一次有機會向一位真正跨越了東西文化鴻溝的偉大華人藝術家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