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西安影像新銳計劃“海市蜃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5-22 21:17:24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策展人:董鈞

  參展人:徐立 長安亂小組

  放映片目:

  《深海,再見深海》

  20Min DVCAM 中英文 2006年 張林子小組,本片獲“第四屆中山大學杯DV大賽”最佳影片獎,入圍“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錄影短片大賽”劇情片專業組

  《平等》

  20Min DVCAM 中英文 2006年 徐立,本片為國內首映

  放映時間:2006年5月15日晚上19:00—20:00

  討論時間:2006年5月15日晚上20:00—21:00

  地點:西安金卓瑪西藏風情吧

  策展人的話:

  在他們各自拍攝了幾部短片後,兩位導演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海,是不謀而合還是恰倒好處?兩位導演都是來自山東,都有海的情節。而不同的是,一個是寧靜的海,一個是激烈的海;一個是安靜的近乎崩潰,一個是瘋狂的近乎癲癇。相同的是,他們的海都是抽離現實的海,都是真空的海,都是與世隔絕的海。

  《平等》是導演徐立從西安到上海後的第一部作品,片長20分鐘。《深海,別了深海》是導演張林子2006年的一部劇情短片,片長也是20分鐘。同樣是有關大海的片子,同樣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校友。大海對於他們又意味著什麼,在這個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信仰的缺失,生活的單調,使得我們除了網路一無是處,在青春期內有限的記憶被無限放大。是什麼讓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在海邊去上演這齣戲?海水是鹹的,一如我們的淚水。

  “西安影像新銳計劃”是由策展人、獨立製片人董鈞發起的,面向西安本土獨立影像製作者,提供最大的資源整合,並向各電影節與相關影展推薦優秀影片,在每年末組織舉辦《西安獨立電影節》。

  參展人簡歷:

  徐立

  1983年生於中國山東

  2005年畢業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攝影係

  參加展覽:

  2002年 “中國第十屆大學生電影節”專業組優秀獎

  “鳳凰衛視dv電視影像大賽”

  2003年 “第二屆中國藝術院校數位影像大賽”最佳劇情片獎。

  2004年 “英特爾•2004年度中國數字盛典”獲BBU

  “第二屆國際大學生影視和新媒體作品展”實驗類金獎

  “陜西省首屆佰傑dv數位影像大賽”金獎

  “第三屆北京電影學院ISFVF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展”

  “劃痕——當代中國獨立影像作品展映”

  “中國美術學院2004dv影像大賽”

  “西安首屆青年獨立影像展”

  “第十屆香港國際短片節”

  “數字影像博覽影像大賽”

  張林子

  1985年出生於山東東營

  2003年考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影視專業

  2004年與同學創建長安亂合作製片小組

  現學習,生活于西安,影像機構22FILM西安專員

  參加展覽:

  2004年 “22film獨立影像展”

  2005年 “1*1—西安當代獨立影像高校巡展”

  “西安獨立影像交流平臺”

  “22film第二屆四月花開短片展”

  2006年 “第四屆中山大學杯DV大賽”最佳影片獎、最佳攝影獎

  “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錄影短片大賽”劇情片專業組

  影片介紹:

  劇情片《平等》簡介

  講述了一群年輕人交換女朋友的故事。

  故事的發生是一群處於青春期的男生外出郊遊,一個名叫猩猩的壞孩子發起了一個交換女朋友的遊戲,大家表示同意,而一名叫陸小義的男生堅決地反對,並且逃離大家,在此以後大家在猩猩的帶領下,對陸小義追趕、辱罵、廝打,進行了一系列的懲罰活動,陸小義最終屈服於大家,表示同意參加交換女朋友的遊戲……

  《平等》故事説明:

  集體和個人的關係、男性與女性關係本質上都展示權力強制的合理性。

  它如同平常生活那樣,沒有人在乎它的荒謬。

  因此,集體對反對者陸小義的懲戒也就很平常。

  一種集體意志在這個故事裏是沒有約制的,橫衝直闖的,是一種無人阻擋的尋歡之旅。

  同時集體男生群容易忽視一些突發的逆轉的事件:權力在故事即將結尾的時候受到巨大的冒犯:著鮮艷裙裝的女生不期而遇,她們像一群觀眾那樣,讓這個尋歡之旅付出了代價。

  劇情片《深海,別了深海》介紹

  劇情片《深海,別了深海》是由長安亂合作製片小組策劃並製作的一部長度為20分鐘的短片。這是一個發生在海邊的故事,表達了一種“所有人最終都會離開我”的孤獨感,但並非僅是一種哀怨,而更有一層“人生路需要自己走下去”的希望感。故事講述殘疾的主人公生克從小生長在海邊,一個初次來到海邊的女孩柚柚進入了他的生活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改變,但就在生克感覺到這種變化時女孩又離開了。這個片子試圖去描述我一直以來的一種觀點,就是人在一生中會有這樣那樣過往的人們,但他們都只是匆匆過客,人始終是要自己一個人活下去的。我們可以對這個世界悲觀,卻必須要積極一點的活下去,因為這是生活下去的唯一辦法。片子在最初籌備時曾有幾個投資方承諾出資,在實施的階段中卻都逐個變卦退出,加上這是我們小組第一次赴外地集中拍攝,遇到的困難確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這使我也一度懷疑將它完成的意義,但是我們最終堅持下來,《深海,別了深海》在這樣的堅持中終於完成,共花費一萬元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清醒的去認識電影以及電影的創作過程,並對心中的理想有了進一步穩定冷靜且成熟的信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堅持做下去,更是堅持那份最初的熱情和衝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