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舞臺

技術、想像力、價值觀……“卡神”的奇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1 09:55:35 | 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 記者 鄭照魁

革命三

價值觀革命

美國導演開啟了全球化視野,中國導演依然停留在“我們”本身。

《阿凡達》讓人震撼于導演的想像力。但這部電影之所以被陸川稱之為中國電影人的“完敗”,其實最重要的一條,還在於該片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全球化背景下的理念。相比于這一點,中國導演的任何一部作品,所傳遞的價值觀都顯得無比“小家子氣”。

很多觀眾在看完《阿凡達》之後會驚喜地發現,與《2012》、《變形金剛》等電影類似,這部電影其實也有著為數眾多的“中國元素”,但相比于後兩者過分明顯地將場景搬到中國,《阿凡達》所展現的“精神”則更為容易讓中國人所接受,因為裏面外星土著所持有的那種萬物有靈、天人合一的理念,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不可缺少的觀念。甚至連男主角傑克通過靈魂轉移把自己的意識過渡到外星土著生命上,這一點看起來也與中國封建迷信中的“鬼上身”有著異曲同工的感覺,更有好事者探根究源,稱這一做法完全來自於曾經在中國北方流傳很廣的薩滿教。

只是,詹姆斯·卡梅隆卻並不承認這一點。在他看來,與其説是特意討好中國觀眾,倒不如説是他這次糅合了全世界諸多民族對待自然的態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位大師就清晰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於某個國家特有的文化,我從來不會排斥,但也不會刻意用在我的電影之中。諸如‘天人合一’這樣的觀點,也不光中國才有,全世界很多土著民族,其實都有著類似的想法。我只是把這樣一個故事講述給大家,至於這個故事中所傳遞的理念,就是個人理解的問題了。”

如今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電影行業中,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在反覆地強調著“我們”的存在。但是,中國電影強調的“我們”,只是所謂的中國人。中國導演在借助電影這一工具,向全世界證明著自己的存在,發出屬於中華民族的聲音。而美國電影所強調的“我們”,卻已經從單獨的個體、單一的民族轉變為包括全世界所有觀眾在內的“大家”。美國電影開始越來越多地攙雜進各種來自全世界的元素,讓我們領略到美國的、歐洲的,還有原生態的,甚至包括中國的各種資訊和觀念。

   上一頁   1   2   3   4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阿凡達》國內票價狂漲 超越大船指日可待
· 大雪難阻《阿凡達》熱潮
· 50多部電影擠進93天檔期 兩天一部新片
· 安達盧西亞電影系列
· 塞萬提斯學院——墨西哥電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