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音像市場盜版為何難以從市場中消失?打口CD又在市場充當著什麼樣的“角色”?究竟是誰擋住了中國音像市場的發展?
記者特意走入了北京的音像市場,來探究這個“神秘”的市場。
打口CD在中國成暢銷貨
相信買過CD的人都聽説過“打口CD”。何為打口CD?一位常年販賣打口CD的商販小曾給了這樣一個定義:“打口CD是很難直接用正版或盜版來定義的CD品種。它們係出名門,由BMG、EMI以及Universal等唱片業大家製作,並在市場上銷售,只不過因為超過了庫存期限而被商家遺棄。但這些CD並沒有被集中銷毀,而是歷經輾轉進入國內市場。這時,它們的身價縮水到原來的1/10左右。製作精良的CD,豐富多彩的音樂內容,再加上與盜版碟相當的價格,打口CD在國內受到眾多音樂愛好者特別是搖滾、古典樂迷的收藏首選。”
北京某音像製作有限公司劉經理説道:“打口CD原本的初衷是在從市場下架的CD打上一個孔。導致這張CD會有一兩首歌不能播放,本來零售商是希望這樣的刻痕會令這些CD無法出售的。但是大多數的CD,而且是越來越多的CD都是完好無損的,它們仍然穿著那身褶皺的外包裝,身上還經常帶著海外零售商的價簽。源源不斷的供貨孕育了中國內地的這個特殊的小産業。現在我國音像市場幾乎沒有辦法統計有幾百萬張這樣的CD堂而皇之地登上中國商店的櫃檯,沒有人監控這‘灰色’的銷售渠道。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種無影無形的灰色市場確實存在。那些廢棄的——或者説是多餘的CD光碟在西方被稱為‘過時貨’,而在中國卻搖身一變成了‘打口CD’。如今這個龐大的‘灰色’市場也在不斷衝擊著原本已經戰戰兢兢的音像市場。如果盜版是讓音像市場倒退的元兇,那麼打口CD就是壓在音像市場前進‘腳步’上的那塊大石。”
盜版成歌手宣傳途徑
盜版作為音像市場的最大毒瘤,無疑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記者近日逛音像商店的時候卻發現有些年輕歌手的專輯竟然沒有正版CD銷售。隨後採訪的一位年輕歌手一語道破天機:“一些小的音樂公司,盜版對音像市場侵蝕已經讓他們從CD銷售中賺不到一分錢。於是他們在CD的製作和發行上投入的資金逐漸降低,及期望于盜版商能盜版這張CD,從而推廣自己的公司和自己旗下的歌手。盜版已然成為了宣傳公司的一種手段。”
“作為年輕歌手,公司在市場環境不景氣的今天已經不會為歌手的專輯製作和宣傳提供資金的幫助。要想成名,賺錢歌手就必須出名。我曾經算過,一般的歌手從出道到出名一般要投入近千萬元的資金。這個數目對於現在全部依靠自費出版專輯的歌手是不可能做到的。據我了解,有一些剛出道歌手已經和盜版商人聯手推出‘盜版’專輯,以求通過盜版CD的傳播途徑達到宣傳自己的目標。”這位歌手無奈地説道。
“縱觀如今的音像市場,過街老鼠搖身變成了香餑餑。究竟是誰造就了這樣一個‘畸形’的市場?這不應該怪盜版商,我覺得我們在智慧財産權上的保護及處罰力度依舊不夠。盜版的打擊不及時、不到位讓盜版竟然成了宣傳的工具。十幾年前盜版‘種子’種在了音像市場中,十幾年後的今天,這棵盜版‘樹’就要開花、結果了。”這位歌手欲哭無淚地説。
盜版利潤高達500%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力度打擊盜版。但是為何盜版跟惡性腫瘤一般無法根除?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購買盜版CD的人為何選擇購買盜版時,有位李先生回答道:“對於歐美樂隊來説,國外樂隊的打口CD和原盤的渠道並不是很廣,而且有的新專輯,並不是和世界同步的,往往要等上半年我才能在市場上見到。而且盜版往往能給樂迷們提供一張又一張百年難遇的CD。對於新專輯,盜版CD可以説是非常及時。而對於那些老的經典唱片,如果是很難找到的不再出版的,盜版的出現可能會對我們這些歌迷振奮許久。”
曾經有人説過,一個行業只有300%的利潤,他就敢犯絞首之刑去做,而盜版利潤高達300%-500%。一張成本僅近一元的CD在他們手中成了發家致富的保證。記者在和一位盜版商販“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了解到這位商販的介紹,“做盜版可以説是一本萬利,一台電腦,幾臺光碟刻錄機就夠了。投入也就是1萬多塊錢,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能完全賺回本錢”。賣盜版不怕被法律制裁嗎?這位商販的回答讓記者瞠目結舌:“我一次出來帶100多張CD,成本才不到200元,有人來抓我就跑。這點CD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價值。即使被抓到了,罰款幾千塊錢也就行了。又不是天天有人來抓,所以怕什麼?”
商報記者 徐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