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人藝小劇場:承載戲劇風起雲湧的15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9 13:28:07 | 文章來源: 國際線上

繼人藝小劇場因為消防問題閉門謝客之後,記者最新獲悉,北京人藝將新建全新的中型劇場和小劇場。人藝小劇場或將拆除,並且不會在原址重建,人藝小劇場的歷史使命也將結束。從1995年開門營業到2009年關門,15歲的人藝小劇場記錄了中國當代戲劇風起雲湧的15年,也是戲劇運營體制轉變的15年;在記者走訪的業內人士中,人藝小劇場關門之後小劇場話劇的何去何從引發了爭論。

爭議篇

舊的去了,新的還會來嗎?

記者發現,業內人士並不認同人藝小劇場的閉門謝客會對民營劇團的演出産生影響,因為隨著北京民營劇場數量的不斷增加,場地已不是問題。但人藝小劇場的閉門謝客,在文化層面産生的震動卻不可小覷。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人藝小劇場的觀眾都在擔心,人藝小劇場執著的戲劇精神能否傳承下去?“毫無疑問,人藝小劇場承載了北京小劇場的夢想,它的文化品牌價值是不可複製的。”劇協秘書長楊乾武説。

“舊的去了,新的還會來嗎?”中戲沈林教授如此發問。

然而,孟京輝卻抱著很樂觀的態度:“人藝小劇場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它已不再是發動機了。”隨著大批青年導演嶄露頭角,孟京輝認為“一個全新的小劇場時代就要來臨了”。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擁抱未來”。    

創始篇

林兆華是小劇場的旗手

人藝小劇場第一任經理傅維博和孟京輝在談到人藝小劇場時,都滿懷深情地談到了林兆華。“若是當年沒有林兆華的倡議,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人藝小劇場,”傅維博説,“他是小劇場的旗手,也是人藝小劇場的奠基人。”“好多人沒有意識到林兆華對小劇場藝術的偉大貢獻。”孟京輝在談到林兆華時激動萬分。1995年底,林兆華導演的《棋人》在人藝小劇場上演,引起轟動。但他與人藝小劇場之間的聯繫,卻早就超越了劇目。“人藝應該有個自己的小劇場。”這句提議銘刻在很多導演和演員的心中。    

奮鬥篇

成長過程就是破冰過程

在人藝小劇場第一任經理傅維博眼中,人藝小劇場的成長過程就是一路破冰的過程。“1999年,劇院內部進行體制改革,人藝小劇場的賬目要進行單獨結算,自負盈虧,這在當時叫做經濟責任制。我們那時每年的任務是向劇院上交20萬,餘下若是有10萬的盈餘,5萬上交劇院,5萬小劇場可以自己留下改進劇場設施或是用於做戲。”

經濟責任制使得人藝小劇場不僅要承擔演齣劇目,也要承擔尋找適合市場優秀劇目甚至自己製作劇目的任務。也正是因此,孟京輝、張廣天(部落格)等一批先鋒戲劇人開始在人藝小劇場大顯身手。“人藝小劇場確實是在1999年之後真正火起來的。”當年人藝小劇場三位管理者之一的王心蓮回憶道。2001年人藝小劇場的對外演出場次達到了260多場,其中4部戲都是劇場自己投資做的;2002年,劇場的演出場次更是達到了284場,這個紀錄直到去年才被打破。

在傅維博經理看來,在人藝小劇場中奮鬥的藝術家在對自己的藝術風格進行破冰,而小劇場的經濟體制轉變同樣也是在破冰。    

大學生打工為免費看戲

“1995年,人藝小劇場剛開門時,大家覺得非常新鮮,在大劇場觀眾要仰視演員,在小劇場裏觀眾卻可以俯視演員。”北京人藝的白艷回憶説,“那時候7點半演出,劇場每晚6點半開門,6點開始觀眾就排起長隊等待入場。那時候學生票25塊錢,成人票50塊錢,那會兒還有按照票款劃分座位。當時劇場經理是傅維博,王心蓮負責票務,我負責演出業務、接待等,其他的工作人員都是中戲、人大等高校的學生。每晚我們請4個大學生來幫我們檢票、服務,他們每晚的報酬是5塊錢,而那些大學生全都搶著來人藝小劇場上班,因為這樣就可以免費看戲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相聲劇《我在開封府的日子》五一亮相豐臺(圖)
· 歌劇《青春之歌》 選擇年輕人接受的音樂(圖)
· 法國現代嘻哈舞《小故事.com》
· 《知己》反思知己 人藝話劇配樂上乘韻味獨具
· “英國最好的聖誕芭蕾”帶來新版《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