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一顆穎裏感受《我的西南聯大》現實主義話劇再展魅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16 08:38:22 | 文章來源: 國際線上專稿

北京觀眾以往很難見到的原汁原味的雲南典型建築場景“一顆印”將於4月21、22日在北大百年講堂裏展現給觀眾--這正是以抗日時期建立的西南聯大為故事內容的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的唯一一幕場景。西南聯大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南開大學組成,北京大學可謂與西南聯大同根同源,此次走進北大百年講堂也為北大當代學子展現了老一輩學者的精神風貌。

導演楊立新和西南聯大北京校友會常務副會長李忠

編劇劉進元

“一顆印”裏六幕戲

《我的西南聯大》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大後方雲南弦歌不輟、艱苦治學的動人故事。題材厚重的《我的西南聯大》突破了之前的思想障礙,首次正面、客觀而全面地反映了西南聯大當時的教育情況。

第一次為專業省級話劇團體進行指導的楊立新認為這部話劇最大的難點、同時也是他最感興趣的地方就是:六幕戲一個景。説到這一個景,他詳細地介紹了場景選擇的過程。他説:“故事發生在抗日時期,情況特殊,當時幾乎都是臨時校舍,條件十分艱苦。所以選擇校園或教室作為場景都不合適,而這中間水井、兩邊木樓的‘一顆印’場景正好反映了當時的學生散落在民居的特點。”

當時西南聯大的學生就在這種類似北京四合院的“一顆印”中一邊生活一邊學習。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西南聯大在其存在的短短10年時間裏培養出了大批傑出的人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以及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等等,這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奇跡。

還原生活回歸現實主義

據悉,此次話劇將木質結構的二層樓老昆明四合院的布景原封不動地運往北大百年講堂,就連房頂上的雜草也如實地佈置上去。如此寫實的布景,凸現了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的現實主義。

關於現實主義,此部話劇的編劇劉進元提出了“兩回歸”和“一還原”。他解釋説:“現在很多話劇都叫人看不懂,所以,我們提出要使話劇回歸傳統,回歸現實主義以及還原生活。”他認為,這種現實主義的傳統話劇是最有魅力的,如經典話劇《茶館》和《天下第一樓》等。

為了慶祝新中國建立60年、紀念“五四運動”90年、北大建校110週年,此次《我的西南聯大》從雲南走進北大校園,吸引了不少師生的關注,票房可喜。而話劇的主創以及北大的教授、領導們都表示,希望可以通過話劇在學生當中的影響使西南聯大的精神發揚光大,從而觸動當前具有缺陷的高等教育,強調人格的塑造。

據了解,北大演出結束後,此部話劇還將在南開大學上演。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中宣部、廣電總局聯合推介10部國慶獻禮影片
· 2009草莓音樂節藝人名單及演出安排
· 2009年5月6日 陳珊妮內地首場音樂會
· 蔣雯麗攜手林兆華 時隔兩年再演話劇《櫻桃園》
· 催淚大戲《荒原與人》再現知青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