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80歲高齡海廷克執棒芝加哥交響樂團獻演大劇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1 09:33:1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核心提示:昨晚,這一高齡組合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首場訪滬音樂會,滬上樂迷在海頓的清透歡愉和布魯克納的渾厚有力中感受到純正的“芝加哥之聲”。

海廷克以80年人生閱歷書寫樂音,帶著歷史的足音,悠然走來,讓人盡享其中。早報記者 高劍平 圖

80歲的伯納德·海廷克是當今樂壇碩果僅存的老一輩指揮大師,118歲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則是常年雄踞世界前五的頂級樂團。昨晚,這一高齡組合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首場訪滬音樂會,滬上樂迷在海頓的清透歡愉和布魯克納的渾厚有力中感受到純正的“芝加哥之聲”。

歷史之鐘悠然走來

為了讓觀眾盡情盡興沉浸于交響巨制的深厚內涵之中,昨晚的演出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安排短小的序曲開場,而是直接進入到為紀念海頓逝世200週年所奉獻的《D大調第一零一交響曲(“時鐘”)》。為了防止觀眾因遲到而錯過這一正式曲目,大劇院特別將以往慣例中的7點15分開演推後至7點半開演。

一襲傳統燕尾服的海廷克不顯老態,站上指揮臺簡單致意之後,便直奔主題而去,海頓《第一零一交響曲》舒緩的引子隨之響起。儘管海廷克以擅長處理布魯克納、馬勒等晚期浪漫派作品著稱,但他棒下的海頓依然特色不減。

還差一個月就滿80歲了,指揮臺上的這位老人不可能再像年輕人那般激情滿懷地揮灑青春,但他以80年人生閱歷書寫的樂音帶著歷史的足音,悠然走來,讓人盡享其中。整部海頓作品速度處理得並不很快,但卻一氣呵成。海廷克動作幅度不大,手勢豐富多變而不囉唆,輕輕一點便帶出弦樂清亮的歌唱。第二樂章大管與小提琴著名的“時鐘”對話主題處理得饒有生趣。一般樂團容易將“鐘聲”演繹成機械的計時器那般毫無生氣,海廷克則將其處理成富有彈性的舞動著的“鐘擺”,輕快而詼諧。這也成為《D大調第一零一交響曲》中令人難忘和驚喜的地方。

“布七”雄渾穩健

多數樂迷昨晚是衝著下半場的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簡稱“布七”)而來,分別錄製過布魯克納全集並有該曲新片問世的海廷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自然沒有讓大家失望。

與上半場不同的是,下半場編制加大,大劇院為此特別增加了一個二層指揮臺以供指揮家能縱觀百人樂隊進行全盤調動。開場前,80高齡的海廷克繞過密密麻麻層層樂手走到臺前,看到指揮臺後遲疑片刻,居然以一個健步直接跨上最高一層,此舉令台下觀眾報以會心一笑,不得不佩服這位指揮泰斗的矍鑠精神。的確,接下去上場的“布七”也演繹得飽滿酣暢。

隨著大提琴奏出溫暖的E大調琶音,聽眾被帶入渾厚而充滿變化的布魯克納世界。“布七”第二樂章弦樂部分是為悼念當時去世的作曲家瓦格納而作,類似輓歌的旋律透著敬意與感傷。樂團分寸感把握適度,不過分的傷悲中體現著尊敬的懷念,演奏得極為深情、感人。第三樂章是樂迷都非常期待的“好戲”,因為該樂章銅管部分非常吃重,而芝加哥交響又以銅管成為樂界翹楚,只可惜樂章開始處,小號的略微遲疑成為一大遺憾。不過樂團銅管整體上保留了從索爾蒂時代就引以為豪的雄厚實力,在末樂章以及之前的第一樂章後半部分也表現得光輝燦爛。而木管和弦樂也不示弱,前者和諧而統一,後者清晰而溫暖。

小提琴樂手出身的海廷克能夠更好地把握音響平衡,其棒下音色雄渾穩健、平衡和諧,樂曲的整體感統一而又層次分明。這也使得芝加哥交響樂團既傳承了美國樂壇的傳統,又帶上了歐洲樂團的特質。一曲終了,全場掌聲爆棚。

兩曲目大差別盡顯功力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此番芝加哥交響樂團來滬所奉上的作品令樂迷甚為滿意。除了今晚指揮家最擅長的大部頭馬勒《第六交響曲》之外,昨晚的兩個作品也以大反差讓人領略到樂團在不同領域的風采。

其中,“布七”因為具有宗教色彩,欣賞之初一般觀眾很難投入, 而一旦進入狀態則如臨泰山之頂,一覽眾山小,靜觀氣象萬千、變幻無窮之妙。其繁複的音響織體營造出教堂管風琴般的效果,崇高宏大。該作品長達一個多小時,豐富的內涵讓人意猶未盡。海頓的“時鐘”因為第二樂章有規則的伴奏節奏類似時鐘的鐘擺聲而得名。該作品具有宮廷風格,優雅平和,風趣幽默,如同生活中朋友間的交談般平易近人。樂團悠然自得的演繹令每位觀眾舒展身心。

樂團認真排練 觀眾功課未做足

在由英國《留聲機》牽頭世界各國樂評家于去年12月評出的全球樂團排行榜中,芝加哥交響樂團榮登全球五大樂團之一,更在7支上榜美國樂團中排名第一。但這支樂團卻沒有居功自傲,為了昨晚的演出,他們認認真真做足功課。儘管先前已在日本、中國香港等地有過數日巡演,但樂團還是在昨天上午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排練,在對海頓作品擷取片段進行加工之餘,將“布七”幾乎完全“走”了一遍。這樣“大運動量”的排練,在近年來滬巡演的知名樂團尤其是美國樂團中實屬罕見,海廷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個性由此可見一斑。

今晚,海廷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還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馬勒的《第六交響曲》,這將是這部晚期浪漫派傑作首次在中國上演。大劇院方面提醒觀眾切記不要遲到,因為無中場休息的馬勒“第六”第一樂章長約25分鐘,如果幕間入場,音樂會幾乎一半沒了。

讓更多現場演員感到尷尬的是,雖然提詞機上顯示文字提醒觀眾不要在樂章之間鼓掌,但觀眾還是在停歇間隙二度爆發了格格不入的掌聲。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喜劇下的殘酷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改編獎(圖)
· 荷蘭指揮帝王首次駕臨中國 海廷克越老越辣(圖)
· "莎翁夥伴"12人名單出爐 黑澤明憑<亂>上榜(圖)
· 話劇《戀愛的犀牛》2月中旬啟動10年紀念巡演
· 《西施》民族舞蹈寫意 水墨江南亮相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