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西泠印社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傳統,就是責任心和犧牲精神。吳昌碩跟西泠印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題目,但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題目。講講很輕鬆,要去實踐起來很沉重、很難。”曾經擔任西泠印社副秘書長的金鑒才如是説,他雖未與吳昌碩見過,但與多任西泠印社社長都有過交往。
一
我怎麼認識吳昌碩的呢?我初中時愛好文學,後來我爸爸要求我考不要學費的學校,因此報考了美院附中。入校以後,我看了一本書,叫《藝術大師吳昌碩》,看完才明白,原來中國畫是這個樣子的,從此對中國畫的概念開始有了。
中國畫是什麼呢?什麼畫才叫中國畫呢?當時畫冊很少,展覽也很少,當時的中國美院院長潘天壽先生的作品也難得看到。後來,我知道了在西泠印社有一個吳昌碩紀念室,當時裏面挂的都是他的原作。我最早就是在那裏接觸到吳昌碩的好多作品的。我到杭州剛開始學畫時,接觸到的就是吳昌碩和西泠印社。那個時候我基本上每一個禮拜天下午都會跑到孤山西泠印社去看吳昌碩的畫。那個時候孤山上面幾乎沒有遊客或喝茶的人,吳昌碩紀念室裏面也經常只有我一個人。
其實,只要仔細看了,看不懂的東西會慢慢看懂,至少你的感覺會逐步地準確起來。這一段經歷,我覺得幫助我了解了什麼叫中國畫,讓我對吳昌碩的藝術以及他的成就都有了大致了解。吳昌碩是詩書畫印都全面的,他刻印最早,14歲就開始跟他父親學刻印了,然後再學習作詩,所以他接觸詩文比較早,接著是書法,最後是繪畫。我當時確實不懂,古典詩詞也沒有接觸過,有些字也看不懂,慢慢地查,有時候偶爾進來幾個年紀大的人我就問他們這是什麼字。以上就是我認識吳昌碩、認識西泠印社的開端。
吳昌碩有一首詩我現在還能夠記得起來的,那是題在蘭花上的一首詩:東塗西抹鬢成絲,深夜挑燈讀楚辭。 風葉雨花隨意寫,申江潮滿月明時。這首詩我當時讀了覺得真有味道,但是也想為什麼在蘭花上面題這首詩呢?這首詩跟蘭花有什麼關係?他詩裏説人老了兩鬢白髮,晚上挑燈讀楚辭,潮漲起來月亮很明亮,這樣的晚上挑燈讀書畫畫,這種感覺我當時印象非常深。原來我認為上海是大城市,吵吵鬧鬧的,吳昌碩作為一個大畫家,他能夠在這樣的十里洋場,如此來書寫他的理想,來理解他自己的藝術世界,這讓我很有體會。
二
説實話,我真正學吳昌碩的畫學得很少,原因是因為窮買不起紙,在美院附中沒有畫多少張宣紙的畫。所以,我想學他作詩,到了美院附中的第二年,就是1960年,我認識了吳茀之先生,請他幫我看看,幫我指點指點,吳先生他就講,上海都是學吳昌碩的,潘天壽先生也學過吳昌碩,但是潘先生學得最晚卻脫得最快。
第二年吳茀之先生介紹我認識了潘天壽先生。潘天壽先生給我講過許多吳昌碩的事情。特別使我感動的是,潘先生講,他把作品拿給吳昌碩先生看,吳昌碩總是鼓勵他。但有一次他拿了一張山水畫叫吳昌碩先生看,吳昌碩先生開始也講好。其實吳昌碩對所有人拿給他看的畫都講好,會説“你這個地方畫得比我還好”,總不會講畫得不好。潘天壽先生是在新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和其他的20世紀的一些大師們,如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有些不一樣,他入學已經是“五四”以後的新文化時期了,所以他覺得自己舊學底子不夠。吳昌碩那一次看過他的畫之後過了兩天叫人送了很長的畫幅,上面還作了一首詩《讀潘阿壽山水》,這首詩前面把潘天壽表揚了很多,但是最後有三句“只恐荊棘叢中行太速,一跌須防墮深谷,壽乎壽乎悉爾獨”。潘天壽講,吳昌碩先生對他畫的畫還不是很認可,荊棘叢中行太速,就是沒有路子而且又跑得那麼快,跌跌撞撞墜谷,一不小心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就掉下去了,掉下去誰也救不了你。吳昌碩從來不這樣批評人的,但那一次寫了這麼長一首詩,而且最後帶有勸解性的。潘天壽覺得吳昌碩對他還是有指望的,因此在前面表揚,最後又提出這麼多意見。潘先生於是自我反省了,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的文化基礎不夠。所以在這段時間以後,他畫畫就畫得少了,把很多精力拿來讀書寫字,特別是讀書。把一些重要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經典都讀了。大家現在看潘天壽先生的詩是非常好的。
潘先生把這個事情講給我聽,我深受教育。他認為自己還有距離,但是當時潘先生是被畫界看好的,而且潘先生自己感覺也不錯的。我今天説這個故事,是覺得今天我們也是要反省我們自己。
我記得吳茀之先生的夫人有一次也給我講起過,潘天壽經常去拜訪吳茀之,因為潘天壽與吳茀之兩位先生經常會爭論的,探討一些問題。吳先生講話很直,會提意見。潘先生講,其他老師不大肯提意見,他隔壁老師都不大去的。那時候小車也沒有,摩托車也沒有,就是走路走過去的,在滿覺隴。所以潘先生受到吳昌碩先生的影響之後,就養成了謙虛的態度,虛懷若谷的態度。
我覺得,我與吳昌碩和潘天壽先生接觸之後自己也很受教育,現在我也在反思我自己,能不能夠聽批評。現在好像大家都經不起批評,哪怕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子女,好像也不太好批評。可是吳昌碩和潘天壽那時候的人,要成就為一代大師就一定要經歷這個階段,而且要很謙虛。我想,如果沒有吳昌碩寫的這首詩,如果吳昌碩先生不負責任地講“很好很好”,可能就沒有潘先生這個大師了。潘先生經過了這一階段以後,他的作品、他的畫完全變了一個面貌,調高起來了,氣更加清了,上面題的字更加好了,作的詩也更加好了,這就是一個大師的標誌。這個故事也是吳昌碩留給我們的一個典範。
三
我在看吳昌碩畫的過程中,覺得吳昌碩先生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首先看他的篆書,大家都是認為他篆書寫得最好,因為寫石鼓文寫成功的只有吳昌碩。我那時候仔細看,從附中一直看到大學,對吳昌碩的篆書也仔仔細細去琢磨,我練習書法最早也是寫吳昌碩篆書開始的。我感覺到吳昌碩先生的篆書,在65歲以前跟65歲以後有很大的不同,他65歲以前的篆書比較平衡,65歲開始有些錯落,過了75歲以後這個錯落更加明確。他最後10年的篆書篆得完全不一樣,確實力度很大,篆得很圓很飽滿很有力。當時我也不懂,後來一直等我到大學裏學書法以後,聽了朱家濟先生講運筆,才明白。朱家濟講筆一定要銼,一銼了以後這個筆才能篆得圓,這樣我再回頭去看吳昌碩的篆書,這個銼就是他最後成功的地方。一銼,最後篆圓的地方就出來了。
還有就是吳昌碩先生的書法跟畫的關係。他的篆書一般都是左低右高,有這麼一個錯落關係。這個關係究竟是他的畫的章法影響了他篆書的結構,還是篆書的結構影響了他畫的結構,反正吳昌碩的作品都是這樣的姿勢,左低右高。可見得,他在書畫當中完全融為一體。他雖然學了古人的、學了傳統的東西,但是最後他的成功是書法和學問。他自己講是50歲開始學畫的,我們從史料上看到,他卻是34歲就開始跟人家學畫畫了,那麼真正把畫當回事可能是40多歲快50歲。那麼他為什麼一學就能夠把畫學好,就是因為他的書法的功底深,畫畫能夠跟寫字完全融為一體。而且寫字能夠融入到繪畫當中的,也只有吳昌碩一個人。吳讓之的篆書也有點,但是吳昌碩的篆書最成功,其他一些篆書家基本上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的書法能夠高人一步,所以他的畫也自然就上去了,吳昌碩給我們一個啟示,畫法就是書法。當然他的氣質還是靠他的修養和他的學養。所以在大上海這麼一個環境下面,能夠保持住中國畫的傳統精神,能夠像吳昌碩先生這樣是極不容易的。這些實踐證明,吳昌碩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中國畫的真正的大師,而大師的標誌是他的學養,他的詩書畫印的結合。這也是當代的中國畫界值得深思的。
吳昌碩先生是一個典範。他的畫,趙之謙的有一點,汪之慎的有一點,但是總的來説,是在我們民族的藝術的範圍裏。我們為什麼講傳統?傳統就是淵源一致,才能一直傳下來。離開了這個,中國畫就會走邪路。我第一次向潘天壽先生請教的時候,還只有18歲,我拿了分別學齊白石、學吳昌碩和學潘先生的畫。他一看就講,“昌碩、白石老人跟我的畫都不好學的,我們把畫的基本功都化掉了,看不出來的。你學畫要先學基本功,基本功的底子一定要打。”所以當時美院本科時期就是學基本功,學5年基本功。基本功不僅僅是畫的基本功,還包括像吳昌碩這樣子詩書畫印的結合。我接觸了吳昌碩先生、潘天壽先生、沙孟海先生,他們對學問都很尊重,畫家不能夠不會詩文、不會書法、不會印章,書法家不可能連詩文都不懂,篆刻家也是這樣子。所以西泠印社當時的那些早期的社員,學問都很好。沒有學問、不會書法,你做不了畫家,這個是連貫在一起的。唐代的《名畫記》就講了書法跟畫法的運筆相同,畫法就是書法,説明這種傳統可能比唐還要早。元代趙孟頫把書跟畫的關係講清楚了,其實不講本身也存在,這是中國畫重要的方面。
潘先生曾提出“不求三絕,但求四全”,他講印章不刻或者少刻是不要緊的,但是要懂,印章好壞要懂,印章印在什麼地方要懂,要懂得用它,所以他自己講他50歲以後就刻過印章。詩書畫印這四樣,前面三樣你一定要懂的,四絕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要通。
四
西泠印社從吳昌碩以後,其實是斷斷續續的。抗戰以後停了很長一段時間,“文革”以後停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個人對吳昌碩先生的了解是從我進杭州以後開始的,但是沒有見過,因為他1927年就去世了,我還沒有生出來。但是他的學生,做我的老師的倒有好幾個。
無論通過文字記載,還是自己親身接觸的,我覺得西泠印社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傳統,就是責任心和犧牲精神。西泠印社是在1904年,由4個創始人葉銘、丁仁、吳隱、王禔志同道合搞起來的。過了9年,到1913年請吳昌碩先生來當社長,他們覺得吳昌碩有這方面的能力,要撐起這面大旗。過去印學是很小的東西,文人都看不起的,但是這個時候把印學發動起來了。吳昌碩當時是69歲了,他當社長的時候,其他幾個社員最大的也只有47歲,最小的是34歲,都比吳昌碩小得多。
對於印章,我倒覺得四位創始人跟吳昌碩是不大一致的,但是他們認定的也是一種學問修養,而不僅僅是刻印章。我們如果把書法、篆刻當成一門很獨立的藝術,這在中國不是很行得通。在藝術上要求綜合,不能太獨立。西泠印社成立那天開始,就不是光刻印章,雖然它叫印社。同樣,中國畫家不僅僅是繪畫,他必須是詩文書法都很好的。在這點上面,我覺得西泠印社留給我們很重要的一條經驗。
吳昌碩跟西泠印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題目,但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題目。講講很輕鬆,要去實踐起來很沉重、很難。希望借此能讓大家對吳昌碩、西泠印社有更多的了解,並能逐漸從本質上、從內在的一些根底上去研究,能夠對當代的中國書畫、篆刻發展有所推動。